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李卫宁调研手记:加强自主创新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中共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卫宁

  浙江在线05月31日讯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逐渐扩大,嘉兴市经济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我也一直在学习思考。总的感觉,经济下行,除了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经济运行周期的客观规律作用外,与嘉兴市经济自身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密切相关,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省委、省政府把嘉兴市列入了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把强化投资和创新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通过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长期发展。那么,基层的实际情况是如何的呢?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围绕“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主题进行了蹲点调研。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对相关问题的更深入思考。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调研过程中,我分别考察了安统汽配产业园、嘉兴捷顺旅游制品公司和浙江振申绝热科技公司。这几家公司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产值、利税均保持了较快增长。比如,我在嘉兴捷顺旅游制品公司产品陈列室看到,一个小小的清洁拖把,经过创新设计,形成了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系列产品,申请和拥有国家专利24项,注册商标4个,产品行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让我深有感触,产品不管大小,只要不断开发创新,适销对路,一样可以取得好的业绩。

  应该说,这几年,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创新环境,扎实推进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初步显现,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差距。从创新的主体看,企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54%,而国际上一般为4%至5%;从创新的基础看,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每万人中人才资源数仅为943人,而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尤其缺乏;从创新成果看,企业跟踪模仿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少,2008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专利授权总量的2.3%。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不足,夯实基础,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并以创新来引领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我重点了解了秀洲区关于建设浙江科技孵化城的设想。他们打算,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孵化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我认为,这是嘉兴市和秀洲区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它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和中心城市功能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并请市级有关部门牵头对孵化城的功能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政策支持等问题,作进一步深化研究。

  与此同时,我对如何做大、做强嘉兴市的科技创新平台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想法。位于南湖区的嘉兴科技城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为核心,软件园、芯片园、通讯园、生物园、孵化园和国际园同步建设的“双核六园”发展格局,形成了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步推进的发展态势。位于嘉兴经济开发区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当前面临着调整规划、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的难得机遇。秀洲区集聚和整合区域创新资源,

  打造浙江科技孵化城。这几块区域都是嘉兴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功能定位、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我觉得,应该在概念、规划上对这几个区块进行整合,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嘉兴创新城建设。

  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蹲点调研中大家反映较集中的一个问题也是人才问题。在与企业家的交谈中,我欣喜地发现,我们不少企业已经形成了人才引进、培养、储备等一整套人才管理工作机制。但同时也有多位企业老总反映人才难求、人才难留。比如,蓝特光学公司、新中南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新奇特果蔬合作社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精细化的管理人员、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十分缺乏。一方面是就业困难,大学生工作难找;另一方面是许多岗位没有人胜任。解决好这一人才结构性矛盾,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我觉得,要着重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引进,根据嘉兴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需要,加紧引进一批紧缺人才、高素质人才;二是培养,从现有人才中挖掘潜力,通过实践锻炼、定向培训等手段,加快人才成长;三是激励,完善人才政策,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民主恳谈会上,8名与会人员根据自身的实践,从不同的角度,谈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听了很受启发。比如,一位企业老总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开门见山地说:“企业有没有创新,是真创新还是假创新,金融危机一来,看得一目了然。”他的话入木三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些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市场掌握在别人手里,处境十分困难。反之,像新中南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等企业从建立伊始一直把技术、人才、品牌放在突出位置,长期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只是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今年3月份起订单不断,常常需要加班加点。这种对比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保增促调”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嘉兴长期平稳发展的长久之策。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根本的一条在于是不是真正重视自主创新,在科技研发、引进先进设备上舍得投入,放手使用人才,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这次蹲点调研,使我对自主创新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对下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更加清晰,对“保增促调”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今年,市委、市政府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列为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研究,将由我牵头,与人大、政协有关领导一起,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全面分析嘉兴市自主创新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意见,重点要在创新平台的构筑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风险投资资金的引进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以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快提高嘉兴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每日精粹】顾客12小时疯狂血拼 工联大厦昨不舍中谢幕
·【关注】千岛湖5·28游艇相撞续:驾驶员违规追越导致惨祸
·【排行】2009浙商全国500强发布 杭州164家民企榜上有名
·【追踪】驴友"风信子"随风而逝续:活动没配专业救护人员
·【气象】杭城明日起将变天 接下来的一周基本是先雨后晴
·【生活】5月参加婚礼11场 红色“集束炸弹”炸晕80后
·【警示】女大学生裸照发到老爸手机里 男友原是个小混混
·【社会】"政委"传来潇洒警装照 女网友被老骗子骗了40万
·【家庭】爸爸肝癌晚期时妈妈卷款出走 14岁女儿状告妈妈
·【趣闻】嘉兴“鼠王”能吓死猫 11公斤的它可能是海狸鼠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