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3日讯
“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宋代诗人范成大《缫丝行》中的诗句,描写的是农妇养蚕煮茧缫丝的景象。
在余杭塘栖塘北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蚕桑文化。
最近,村里新建了一个以蚕桑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区。十几位有着养蚕纺纱绝活的婆婆,成了当地的大明星。
昨天,记者走进蚕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塘北村,体验了从蚕到丝棉的有趣过程。
春蚕养殖——
蚕宝宝最怕的是蚊香
走进塘北村,一片一片的桑树林和枇杷林错落有致。桑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枇杷金黄滚滚、暗香阵阵。
一大早,60多岁的胡婆婆就采了一大堆桑叶回来,准备去喂蚕宝宝。
胡婆婆家里养了满满两屋子蚕,走进去,只听得“沙沙”的声音,这是蚕宝宝在大口大口地咀嚼桑叶。再过几天,又有一批蚕宝宝要结茧了,所以食量特别大。
“大蚕每天喂叶4次,要喂嫩叶,不可以喂黄叶,我这些都是新鲜的桑叶,晾一晾就可以喂了。”胡婆婆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最近来这里体验养蚕的游客特别多,每次她都会饶有兴致地讲解养蚕经。
她说,蚕宝宝很怕蚊香,一点蚊香就死了,所以养蚕防蚊子很重要。
5月底到6月初的这段时期,在塘北村属于蚕杷季节,因为正好是枇杷成熟和蚕宝宝结茧的时候,对家家户户都养蚕种枇杷的塘北村村民来说,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就是这十来天。
满屋子的蚕宝宝让每一个来参观的游客惊呼不止,临走时,很多人还特意问胡婆婆讨蚕宝宝来养。她很慷慨地送了我们好多,还连声说:“多拿些桑叶,这个时期的蚕胃口好,还有,桑叶要记得放冰箱里,保持新鲜,拿出来的时候晾晾再喂,太冷太湿的桑叶不能马上喂的……”
清水丝绵——
塘北人的私家享受,舒服暖和
胡婆婆隔壁住的是张婆婆家,每天白天婆婆们会准时开工制作丝绵,我们难得亲身看一看余杭著名的清水丝绵是怎么制成的。
制作丝绵的方法看上去不难,但是真要动手,没点经验根本做不来。张婆婆、胡婆婆几位都是有40年以上经验的,最年轻的也有58岁了,她们从嫁过来的时候就开始制作清水丝绵,一直做到如今两鬓斑白。
杨婆婆擅长的是剥茧。茧事先要煮两三个小时,把里面的蛹煮熟,把茧煮散,然后剥开,取出蛹,把茧扯散了套在手上。一共要套4层,这样的茧制成丝绵后才足够厚。
“一般的茧四层还不够,我们这个是双宫茧,就是说,一个茧是两个蚕宝宝吐丝结成的,比普通茧要厚。”杨婆婆说。
剥茧、套茧,关键是要均匀,这是后续工序的基础,丝绵被好不好首先就是看这个。
四层套好后,就可以拿去套竹弓了,就是继续拉扯开,然后套在一个竹子做成的弓上。张婆婆擅长这个,她把四层套好的茧放在清水里浸湿,两手用力拉,左一下右一下,顺势套在竹弓上,同样要套四层,套好后取下拧干,这道工序就算完成了。别看张婆婆做得又麻利又轻松,套四层半分钟都不用,但要是没有那巧劲,这丝绵不是拉断就是拉不开,光使蛮力是不行的。
“我做了一辈子呢,嫁过来时带的丝绵被就是我自己做的,几十年了!”谈起清水丝绵,张婆婆可开心了,话也特多。回忆起年轻时做丝绵被的情景,她笑着说:“当时手巧多了,现在年纪大了,不灵活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都是机器做的,但丝绵被还是手工的好,舒服暖和。”
塘北村一位村委说:“套竹弓后取下来晾干,就是薄薄的丝棉了。比外面买来的丝绵更软更密,做成的丝绵被盖起来更加舒服。我们塘北村有5000余人,家家户户盖的都是自己做的清水丝绵被,这个可比工厂里做的好多了,盖惯了它,再盖其他,还真不习惯。”
做一床丝绵被要多少茧子?张婆婆说:“一床丝绵被大概3斤,一般2斤半到3斤茧子可以做成一斤丝绵,所以十斤不到吧。等这些丝绵晾干,就可以动手做被子,被套可以买现成的,像我们这些熟手,4个人花半小时就可以做好一床丝绵被。”
缫土丝——“八丝合一”,1秒钟都不用
蚕结成茧后,可以直接做成清水丝绵,也可以缫成丝后纺纱织布。
比起做清水丝绵,缫土丝更是一门细活儿。蚕结成茧,但怎样变成了丝,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当看到孙婆婆踩着缫丝机双手如穿梭,一个个茧里的丝就像跳舞的精灵一样不停转动,大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抽丝剥茧’就是这么来的,太贴切了。”
缫丝机有点像纺纱机,不同的是它连着一口大锅,锅里煮着水。
孙婆婆把几十个茧扔进锅里,用叉子来回搅拌,不到几分钟,茧就被煮熟了,露出了丝线头。
孙婆婆一边脚踩着踏板,一边熟练地把刚刚冒出的丝线头抓在一起,8根丝合成一组,麻利地甩到缫丝机上。
这个动作疾如闪电,前后一秒钟都不到。旁观的我们甚至没有看清楚,顿时发出“天哪,好厉害”的惊呼,直纳闷这又软又细的丝怎么可能被直通通地甩出去。
接着,丝线就被一根一根地抽出,卷到缫丝机上。只需短短几分钟,丝就被抽光了,原来白白的茧变得透明起来,能清楚地看到茧里的蛹。
“蛹放油里炒炒吃,很香的,营养又好,高蛋白呢!要不要拿些回去?”孙婆婆一边把抽光了丝的茧从锅里捞出,一边又把新茧放进锅里,开始下一轮工序。
这实在是一门精细活儿。要想顺利地找到丝头,分成8根线一组,还要在一秒钟内把丝线甩到缫丝机上,实在不是“菜鸟”能做到的,我们只能惊叹孙婆婆的高超技艺。
建文化村——
保护渐行渐远的蚕桑文化
可惜的是,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纯手工艺后继乏人。
眼花缭乱的技艺是这些婆婆们年轻时就会做的,但是她们的下一代都没有兴趣学,年轻人觉得太麻烦也太复杂。
科技的进步压缩了手工艺生存的空间。
现在,塘北村有专门的收茧站,有一家有名的丝绵厂,村民养蚕结茧后可以直接卖给厂里。
但自制丝绵、缫丝织布陪伴了婆婆们一生,对她们来说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
塘北村村干部说:“像我们这一代已经不懂了,但是为了保护蚕桑文化,镇上和村里开展了这个旅游文化项目,希望能让村里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继承婆婆们的手艺。”
余杭区塘栖蚕桑文化村,现在占地400亩左右,这也是余杭区第一个蚕桑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区。
文化村建起来后,婆婆们相当开心,每天有很多游客来参观合影,看她们养蚕缫丝,问长问短。
她们忽然成了大明星,婆婆们面对许多长枪短炮还有点害羞。
村里的其他村民路过,也会对婆婆们报以羡慕的目光:“今天又来过多少游客啊?”“要不也把绝活教教我们吧!”
邀你体验特有的
“蚕杷文化”
塘北村位于余杭区塘栖镇北部,是杭嘉湖平原上一个蚕桑采集较为密集的村落。
这里的蚕桑生产历史悠远,迄今仍有着较好的传承,是余杭区最大的养蚕大村。
五月,蚕老枇杷黄,正好是蚕成茧、枇杷熟的季节,塘北村形成了独特的“蚕杷”民俗。
在这里,我们依然可以体验到很多和蚕桑生产有关的民俗,诸如拜蚕神、求蚕花、扎蒲墩、做茧圆、缫土丝、剥丝绵等。
更难得的是,这些民俗风情保留得非常好,几乎都是原汁原味的。
养蚕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这些和蚕桑文化有关的民俗、纯手工技艺很多人都没有见识过。
5月底到6月初这段时间恰是春蚕结茧期,村里每家每户养的蚕,早的一批已经结茧了,晚的一批也将在本周结茧。
等这批蚕结成茧后,第二批蚕要等两个月后才开始养殖。所以,想观看从养蚕到制成丝绵全过程的游客可要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