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5日讯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20多年前呆头呆脑版的动画片《变形金刚》,到现在特技和植入广告满天飞的真人电影版,变形金刚所改变的,不止是擎天柱穿上了马甲、威震天越长越像泰迪熊。这棵孩之宝公司的“摇钱树”,在商业道路上的“变形”速度,同样不输给这些稀奇古怪的机器人。
上个世纪,变形金刚在国内摧枯拉朽地卷走了50亿利润,最近几年,伴随着电影版的亮相,变形金刚现在的“雪球”到底滚得有多大?整个杭州,一个月究竟能卖出多少个变形金刚?整个浙江,有哪些人在靠变形金刚“吃饭”?他们的“赚头”如何?
带着这一连串问号,记者进行了一次调查采访。
销量一直很稳
利润是21年前的5倍
张慧青是玩具“反”斗城的市场专员,这家国内知名的玩具连锁店,几乎占据了杭州利星商城3楼的全部空间,在卖场的进口处,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变形金刚展示橱,多少能看出这些大名鼎鼎的机器人在这里的“地位”。
卖场中央,有个大约5平方米的柜台,是变形金刚们的“专属领地”。仔细看,除了擎天柱和大黄蜂等“名角”,品种并不算太多:“六一的时候都被抢光了,还来不及补货。”张慧青说,“抢货”的人群中,反倒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了大头,“因为那天有优惠嘛。”
闻纽海是广州智乐玩具公司的浙江区销售主管,正是这家智乐公司,10年前接替红极一时的白云山玩具厂,成了孩之宝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代理商。忙碌的闻纽海,几乎每周都要给“反”斗城补一次货,“六一时候的销量是平时的四五倍,一下子有点吃紧。”
闻纽海告诉记者,“反”斗城实质上算是智乐的经销商,“只要是变形金刚,他们都找我们进货。”而银泰和杭州大厦,则有智乐自己设的专柜,“所有这几个点,每天加起来的营业额差不多在5000元左右。”闻纽海透露,今年智乐在国内的销售目标是2.5个亿:“毕竟《变形金刚2》马上就要上映了。”
变形金刚的销售一直很平稳,“因为有许多人是定期收藏的,碰到电影放的时候,数量就涨一涨,但也不会很离谱。”如果从2007年7月电影版《变形金刚》放映算起,以“营业额每天5000元”算,到现在为止,杭州卖场、大厦的变形金刚销售额,差不多有360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一些小店的情况。”闻纽海说。
实际的情况是,跟21年前相比,在每个变形金刚身上,玩具商很可能多赚了5—6倍的钱。1990年的时候,一个擎天柱的售价是99元,而现在G1版的标价是540元左右:“虽然物价上涨了不少,但塑料的价格变化并不大。”一位玩具经销商告诉记者,“别看变形金刚人物造型变了很多,但制造工艺和成本还是差不多,所以现在才是‘净赚’。”
义乌人早就行动了
有两兄弟每年能存40万私房钱
要说金刚在中国庞大的产业链,显然不能忽略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制造业。
义乌的国际商贸城,几乎就像《变形金刚》里的博斯坦星球,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各种版本的变形金刚玩具,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大卖场居然也出现了供货不足的情况,“都知道《变形金刚2》马上要上映了,从5月中旬开始,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就开始跑过来订货。”朱旺强是国际商贸城一家玩具店的老板,弟弟朱旺刚则在东阳郊区打理一家玩具加工厂:“我们在这里租门面,主要还是让厂里的玩具有个展示平台。”
朱旺强一再强调最近这批货是《刚2》的全套人物:“一套大概20几个,包括配件。杭州很多小店的老板,也来我这里进货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义乌周边像朱旺强兄弟这样的小玩具厂并不在少数,尤其在2007年电影版《变形金刚》上映后,变形金刚玩具更成了各家的主要产品。
义乌小商品市场做文具生意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市场上卖199元的经典款擎天柱,在国际商贸城里最低能拿到20元的价格,在小商品市场出现的许多变形金刚,成本普遍不会超过5元。
朱旺强告诉记者,从2007年到现在,光靠变形金刚的批发销售,他和弟弟每年都能各存下20多万元,其中还不包括工厂的运营费用及店面租金:“从去年开始,很多老外也开始来我们这里批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韩国的都有。”朱旺强说,去年年底,一个韩国人直接从他店里拿了200个变形金刚:“扔下3万元钱就走人,据说他在韩国开了好几家店。”
这两天,朱旺强准备再招几个临时工,“《变形金刚2》不是马上要上映了嘛,到时候又要通宵赶工,工人轮换一定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