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网友金点子】“铜须事件”与网络文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铜须事件”,究其“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不过是一个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发生的、令人乏味的被称之为“网络一夜情”的故事。之所以成为“事件”,就像大多数网络事件一样,因为网络的力量,把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放大,最后酿成了一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闹剧。而剧中的主人公、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也随之“一夜成名天下知”。上百万网民的跟帖率,中外媒体的转载和报道,你能说它没有反映和影响社会的舆论?事后而论, “铜须事件”确实折射出了网络文明建设、网络道德和法律、网络的管理和社会控制等等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首先,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双向交互的特征,使每一个网民在网上充分享受知情权的同时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就是说网民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网络天生就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网络传播的这种特征,对于体现人的自由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至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任何时候,自由和责任、权利和义务都是相伴相随的,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的权利, ”也就是说,你有就某个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的自由和权利,但你却不能利用这种自由和权利去伤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 “铜须事件”一开始就是对他人的个人权利(包括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严重侵犯。至于在网上贴出“江湖追杀令”和充斥在网上的谩骂、威胁、人身侮辱,更是彻头彻尾的“网络暴力”。而这些施暴的人就像玩某个网络游戏一样,每每把自己打扮成“道德”“正义”的化身,在讨伐和施虐中去寻求一种快感。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以《逃避自由》为题,探讨个人为了逃避责任和获得安全,而匿名加入群体后所表现出的暴虐和放纵。而如果这种暴虐得以假正义之名,则群体的放纵更会受到崇高感的鼓励而愈发膨胀,并最终导致群体暴力。这又不禁使人想起“文革”中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集体无意识的“红卫兵”们动辄把一个人的隐私公诸于众,然后无限上纲、口诛笔伐,再踏上一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这种逃避责任的貌似民主的“民主”,实际上是对民主的一种粗暴的践踏。网络文明建设和“文明上网”,最基本的是要求网民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在充分享受自由和权利的同时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自觉地维护网络的秩序。

  “网络暴力”的盛行,还与网络媒介的虚拟性有一定关系。互联网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工具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似乎“没有国度、没有警察、没有军队”,人们可以隐匿其真实身份,随心所欲地去扮演现实生活中未曾有过的社会角色。这就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于是,人性“恶”的一面在网上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和展现,对少数人来说甚至会出现人格分裂。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知书达理的君子,在网上却成了出口成“脏”的泼妇;一个在与人交往中内敛、矜持的少女,在网上却变得轻浮、放纵……反正在网上“谁也不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真是一块为所欲为、可以不受任何管束的“飞地”吗?其实这不过是人们对虚拟性的一种误解。事实上,任何传媒、包括网络媒体在内,都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拟态环境”,它既是虚拟的又是实在的,既不完全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又不可能摆脱现实环境对它的制约。换言之,在网上无论是谁,都不能逃避在现实生活中应受到的各种法律制度和道德观念的约束。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要求每一个公民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网上同样适合于每一个网民,网上犯法与网下同罪。作为一个诞生不久的新媒体,互联网的管理尚存在着许多法律的空白,如在网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权,利用网络攻击、诽谤、侮辱他人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等,但我们相信,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目前这种无法可依的局面会逐步得到改善,而对每一个网民来说,则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网上网下都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铜须事件”的产生,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的问题。互联网络,集各种传播方式于一体,它既是个人传播工具,又是一个“公共领域”。网上又很多很个人化的传播工具,如个人网页、博客、 QQ、 MNS等,它们大多数用来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传递的大多是极具个人化的信息,这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秘不可宣”的隐私,一般说来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对社会舆论产生太大的影响。但由于网络上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渠道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某些个人化的信息也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流进“公共领域”,成为公众的话题;同时,也要警惕有人利用网络这种特性,为了满足“偷窥”的心理,或达到某些个人目的,将一些本来属于个人隐私的信息公诸于众。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多重剧幕组成的大舞台,而人们在社会舞台上的角色行为与他们“表演”的区域――社会情境有很大的关系。当公共领域过度地向私人领域开放后,将会给众目睽睽下的个人带来本来不应该承担的压力。 “铜须事件”就是网民个体在公共媒体和私人领域里的一种角色错位。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网上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在法律、道德及技术层面上加以区别,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把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加以区别。作为网民,尽可能不要把属于个人隐私的东西流入大众传播的渠道里,而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网络媒体(包括博客网站、 BBS、新闻组等),则应该在各种信息流入的“关口”上把好关,防止那些本属于个人的信息流入“公共领域”。我们设想,当某“玩家”关于妻子偷情的并不传奇的“传奇”故事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某“著名论坛”时,论坛管理员就将其一删了之,会掀起日后的轩然大波吗?世上本无事,网上的许多“事件”其实与网络媒体的 “放大”有直接的关连,你不放任自流、你不推波助澜,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些所谓的“事件”会酿成事件吗?

11.30:玫红系girl
11月28日杭州周末街拍
11月27日杭州原创街拍
浙江传媒校花李晞媛
11月23日杭州原创街拍 街拍客最潮装备
杭州银泰店庆街拍美图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