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6日讯
普陀勾山观碶头一家开了17年的黄油加工厂,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住废气味,周围村民为此频频向相关部门投诉。
昨天上午,当地村民余先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说,这家黄油厂生产时排出的废气,弥漫着浓郁的机油味,村民们已整整闻了17年,如今不愿再闻下去了。
厂边确实散发机油味
在接到余先生反映后,记者即刻启程赶赴现场。
昨天上午9点半左右,记者刚入村子,随即闻到了一股机油味。等在现场的余先生指着河边的一排房子说,这排房子就是黄油厂的厂房,气味就是从这些厂房内散发出来的。
据余先生介绍,昨天早上约6点开始,这家黄油加工厂就开始生产,随后村里就出现这股难闻的气味,而且越来越浓。他表示“这样的情景断断续续已经存在17年了”。
听闻记者来现场调查,村民们陆续围上来“叹苦”。一位村民介绍说,以前,村民健康意识差,闻到这样的气味并不在意,可如今,村民的生活好了,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高了,所以,不再希望这样的气味继续闻下去。
“其实这股气味对村民身体健康已经造成影响。”余先生告诉记者,当气味出现后,便有一些村民感到喉咙疼痛,头也晕了,有的还出现恶心。“如果任其下去,说不定还会产生更大的后果。”
加工厂看似家庭作坊
黄油加工厂为当地村民李先生经营。
说是加工厂,其实就是一个家庭作坊。记者发现,加工厂紧贴着李先生家的住宅而建,并与他家住宅相通。厂房外摆放着数十只柴油桶,说是为了装运猪油。厂房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机油味,最大的设施就是一口大锅和一台灶。
据李先生介绍,加工黄油时要把猪油与石灰等,放入锅进行加热。制作的黄油都出售给普陀的一些修船厂。李先生表示,虽然厂房和设施都显得有点简陋,但自己拥有工商执照和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属合法经营。
李先生不否认加工时会向外散发一些气味,但他同时认为,自己不是每天都在生产的,只有在接到业务时才生产,每个月最多生产五六天,每天时间5个小时左右,而且去年还进行了技改,所以不会给村民造成太大的影响。
至于近来村民为啥反映强烈,李先生认为,原因是自己去年年底从江西进了一批劣质猪油,散发的气味特浓,虽然一段时间停用,但这几天被雇用的一名工人不知情又用上了,结果又产生了大量的气味。李先生表示,以后绝不会再用这批猪油。
环保部门敦促尽快整改
记者调查时了解到,前几天,市环保局和普陀区环保局执法人员已到这家黄油加工厂进行调查。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该厂产生废气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燃煤时产生的,一个是猪油、废标油在前期加热过程中,油气蒸发的废气。目前,厂方除在烟道里面设置了格板降尘外,没有其他的废气治理措施,执法人员要求厂方尽快按照普陀区环保局的批文要求,落实废气治理措施。
据普陀区环境稽查大队负责人介绍,区环保局、勾山街道、黄油加工厂经营者,以及当地村民,将在近日就废气一事进行磋商,希望能够想出一个生产、生活两不误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