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杭州接轨大上海步入高铁时代 王国平蔡奇接受采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上海世博会明年举办、沪杭高铁建设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这次赴沪学习考察,再次受到了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昨日在沪考察间隙,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分别接受了沪上主流媒体的集体采访。

  在长约50分钟的集体采访中,新华社上海分社、解放日报、东方卫视、上海日报、东方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频频发问:作为上海近邻,杭州如何接轨世博盛会、服务世博盛会?为何把“五水共导”作为上海世博会杭州实践区案例展示主题?沪杭高铁建成开通后,杭州与上海将如何共迎高铁时代的到来?杭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哪些“高招”?

  除了上述沪杭两地共同关注的话题外,沪上媒体还对杭州表现出了情有独钟的一面,对杭州推进西湖综保工程、发放消费券、实施“民主促民生”战略、打造“宜居城市”等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备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渐行渐近。杭州作为上海的近邻,如何接轨世博盛会、服务世博盛会,自然是沪上媒体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沪杭高铁的建成开通,沪杭两地“同城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杭州在上海市民生活工作中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解放日报记者首先向王国平抛出了一个大问题:杭州在发展世博经济、迎接高铁时代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对杭州而言,“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不是口号,而是多年来的实践。对于上海世博会举办和沪杭高铁建设这样的历史性机遇,杭州又怎会轻易错过?面对解放日报记者的提问,王国平胸有成竹,娓娓道来。他向在座媒体记者介绍了杭州在接轨世博盛会、服务世博盛会方面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表示杭州一定会努力当好上海世博会的“第一分会场”,为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作出应有贡献。

  在谈到杭州如何迎接高铁时代时,王国平说,自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设置钱唐县以来,有3件大事对杭州城市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们分别是运河的开通、西湖的开发和沪杭高铁的建成开通。沪杭高铁的建成开通,将为杭州全面接轨上海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杭州的发展将由此进入“因线而强”的新时代。他说,杭州将依托沪杭高铁在杭的终点站即杭州铁路东站枢纽,加快城东新城规划建设步伐。面积达9.3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城,建成后可容纳十几万居民。今后,这些居民乘坐沪杭高铁到上海只需40分钟,城东新城将成为杭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杭州将努力把城东新城打造成“杭州的徐家汇”,着力构筑沪杭40分钟生活圈、工作圈、经济圈,让“工作在上海,生活在杭州”从梦想变成美好现实。

  听到这里,沪上媒体记者频频点头。王国平描述的沪杭40分钟生活圈、工作圈、经济圈,仿佛就在眼前。紧接着,正在采写上海世博会主题报道的东方卫视记者又询问了有关杭州实践区案例的问题。王国平认真作答,向大家阐述了杭州把“五水共导”作为杭州实践区案例展示主题的初衷所在。他说,选择“五水共导”这个主题,是对杭州这座城市发展历史的传承、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杭州这座城市特色的彰显。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有江、有河、有湖、有“溪”,又邻海。杭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强的历史,就是一部杭州人民依水而居、依水而业、依水而文、依水而游的历史。新世纪新阶段,杭州要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首先就要做好水的文章,彰显“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

  “王书记,大家知道,西湖一直是上海居民很爱去的旅游胜地……”一位年轻记者把话题转到了杭州本身。她问道:有调查表明,今年“五一”期间,杭州进入国内旅游人气最旺城市前三名,日前杭州西湖综保工程又被联合国评为2008年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大家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背后是西湖综保工程八年的努力。请问西湖综保工程的精髓是什么?杭州发展旅游还有哪些好举措?

  西湖不只是杭州人的西湖,也是中外游客的西湖。在每年接受沪上主流媒体采访时,王国平都会被问及有关西湖的话题。王国平在简单回顾了西湖综保工程实施8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后说,杭州城市的“金名片”不只是西湖,还有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和钱江新城等。杭州连续8年实施西湖综保工程,7次推出“新西湖”;连续7年实施西溪湿地综保工程,建成开放了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和市区河道综合保护工程基础上,推出了以运河为中心的3条水上黄金旅游线;钱江新城核心区也于去年精彩亮相。钱江新城这个“杭州CBD、天堂新地标、服务业主平台”雏形初现。杭州将继续推进这一系列综合保护工程,加快新城建设,进一步提升杭州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杭州旅游业的发展后劲。他邀请各位媒体记者多去杭州走走看看,多为杭州旅游业发展助威呐喊。

  与此同时,市长蔡奇接受了文汇报、东方卫视、东方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上海分社等沪上10多家主流媒体的采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地纷纷出绝招,杭州市长蔡奇多次提出的“赶考论”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文汇报记者向蔡市长了解“五考”的具体内容。

  蔡奇向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杭州重点要做好“五张考卷”,即考信心、考发展、考创新、考民生、考政府。他一一剖析了“五考”的内容,并且得出结论,金融危机是个大学堂,既有很多经验教训,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使各级干部得到磨炼、增长才干。

  采访中,无论是问还是答,话题多次涉及“环境”。譬如政府为社会发展营造的环境、城市的宜居宜业环境,等等。

  蔡奇认为,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是考验政府的应对和执行能力。他提到了杭州市政府与企业站在一起共克时艰的决心和行动,包括出台为企业减负解困一揽子举措、主动上门送温暖送服务、建立应对小组等。他说,这种情况下的政府干预就是“有所为”,是充分发挥“有形的手”的力量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东方卫视记者提问的“宜居城市”也与“环境”有关,他请蔡奇回答宜居对一座城市的意义在于什么。蔡奇认为,宜居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甚至是第一功能。“不能简单地把宜居看成是环境适宜居住,还包括宜业、宜游等等。宜居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却很不容易。”蔡奇坦言,杭州的硬件设施、自然环境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可以说是一流的,但杭州之所以还未能进入世界最宜居城市行列,关键在于杭州在国际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如果一座城市还不能吸引国际一流人才,那么就算不上宜居城市。”应记者要求,蔡奇展望了10年后杭州的宜居前景——进入全球宜居城市,城市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不仅是国际一流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吸引国际化人才创业宜业的城市。

  对于杭州将在明年世博会期间承办世博六大主题论坛之一的“宜居城市、和谐社会”论坛,蔡奇说这是杭州积极争取的结果,杭州也是国内最适宜举办该论坛的城市。他说,“宜居城市、和谐社会”论坛是对宜居城市的再认识。尽管杭州的宜居环境在国内是一流的,但还需要向温哥华、日内瓦等世界最宜居城市看齐。通过举办该论坛有利于更好探讨打造宜居城市的对策,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城市科学发展、构筑和谐家园,必将促进杭州早日进入全球最宜居城市行列。

11.30:玫红系girl
11月28日杭州周末街拍
11月27日杭州原创街拍
浙江传媒校花李晞媛
11月23日杭州原创街拍 街拍客最潮装备
杭州银泰店庆街拍美图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