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记者黄洪连摄影报道
鸟语者的传奇
杭钢北苑社区在杭州的城东北半山那里,那里的老小区清一色的幽静。当记者循着一个传奇走进这个社区时,不少老人都附和了起来:对的,那家的老太太,90岁了哇,天天给野鸟喂食,嘎厉害的。
这个传奇说起来也很简单。在杭钢北苑小区3幢201室里住的这个老奶奶叫高水珍,今年89岁,是个空巢老人,却喜欢跟野生的鸟儿们对话,并和它们生活在一起。
昨天早上9点多,我踏进高奶奶家时,她的女儿女婿们正给她举办一个简单的祝寿仪式。今天将是她老人家的89岁生日了,而老人家当地有给老人祝寿“做九不做十”的风俗。
高奶奶穿着红色的马甲,黑色的中裤,精神抖擞地站起来跟我打招呼。我顺眼看到,奶奶卧室的窗外,有一块30厘米宽,一米长的木板,木板上有一小摊大米,旁边还有一小罐装满米的玻璃瓶。
“今早已经喂过了,马上中午再喂,它们都怕生的呢,你一来,它们肯定不太敢靠近了吃。”高奶奶说。
卧室里安静下来没多久,果然就有几只小麻雀飞过来开始啄米了,啄了十来粒,小家伙们又很快飞离。
“每天差不多给它们吃3到4两的大米。”高奶奶坐下来,又快乐地讲起了她十多年的喂鸟生活来。我问奶奶你自己每天吃掉多少大米,奶奶竖了竖手指说:也是3两一天。
听起来真美。
鸟语者这样走进鸟的世界
白头鹟、喜鹊、麻雀,还有不知名的长尾巴小鸟儿……
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高奶奶有次偶然看到几只小鸟从她窗前飞过,一直盘旋。高奶奶心想,这鸟儿怕是找不到东西吃了?便拿了个装着米的小罐子放窗口。果然有鸟儿很快停下来啄米。
来啄米的鸟儿越来越多,高奶奶也养成了习惯,每天给鸟儿们撒大米喂食。在高奶奶的眼里,这些小精灵自成一个世界。“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我早上都是4点半就醒了,差不多5点来钟,鸟儿们就开始叫了,这些是先头部队,好像就是隔了一夜,饿了嘛,我就赶紧起床先给它们撒大米。”
中午和晚上,则是一批批赶来的“主力军”,每次来个十来只小鸟。来的都是些啥鸟儿?“白头鹟、喜鹊、麻雀,还有那个尾巴很长的鸟儿,我说不上名字。”一天下来,来吃大米的鸟类大军足有百来只。
高奶奶除了喂食,还会观察这个鸟的世界。“白头鹟大啊,简直就是一个大将军,可凶了,它一来,就先把小麻雀这样的小兵都赶走,麻雀不让的话,它就啄麻雀。白头鹟先吃饱了,才轮得到小兵们。”
鸟儿们与高奶奶成了熟人,高奶奶没事也喜欢倚着窗台,看窗外这些小鸟啄食。鸟儿们吃饱了,还会飞到高奶奶的另一个窗子前,对着高奶奶喳喳地叫一通,高奶奶听了“木牢牢高兴”:小鸟肯定是在感谢我呢。
鸟语者的幸福观和环保观
前天早上,高奶奶像往常一样早起给鸟儿们撒上大米,然后静静地坐在窗前等待鸟儿们的光临。不一会儿,来了四只麻雀,2只大的,2只小的。
高奶奶只当是像往常一样,鸟儿们经历了一夜的饥饿后要“狼吞虎咽”一番。
2只幼麻雀在窗台上啄了两三下,没吃到米。2只大麻雀则在一边很麻利地把米先啄碎,再把碾碎的大米迅速叼到幼麻雀的嘴边。幼麻雀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吞了进去。
高奶奶这才明白了过来:多幸福的一个家庭,麻雀虽小,却是有情有义的小兵。“我想到了我年轻时,也是这样照料着我的6个孩子。”
年近90的高奶奶好久没有这么被感动过,她一下子把自己拉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前的记忆中。“每天儿女们给我做好了饭,我才有机会把闲情逸致拿出来喂喂野鸟,看看它们,还得到很多惊喜。”
“那次平改坡,墙上都竖了很多铁架子,那次把小鸟们都吓得不轻,有段时间,小麻雀看到我都害怕,不肯到窗台上来吃。”高奶奶的生活中,把这些小鸟们当成了自己又一代的孩子。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暴雪,高奶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喂鸟,就算她被儿女们带去西湖逛一天,她也会记得早上就把三四两的大米放足了撒在窗台上。
杭州市环保志愿者总队听说了高水珍老人十年如一日地爱鸟的故事,昨天也专门赶去,给她献上了生日的鲜花和一本通红的证书:喂鸟、爱鸟、护鸟——荣誉环保志愿者。老人成为了杭州年岁最长的环保志愿者。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窗外的鸟叫声不断,高奶奶重复着说,“我木牢牢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