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1日讯
今天是父亲节。作为子女的我们,当看到父亲的背影越来越伛偻,双鬓慢慢霜白,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有时候会轻轻感叹一句:“父亲老了。”
可我们却依然为生活奔波忙碌,没有时间陪父亲说说话,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变得越来越少。
在这个浮躁、焦虑、需要亲情温暖的年代,两颗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是否会因此而内疚,我们是否会因此而遗憾……
[父子故事1]
儿子跟母亲聊得多冷落了父亲
6月初的一天,在城西一家知名网络公司上班的李庆正在出差回杭州的路上。半睡半醒中,他接到绍兴家人的电话,说是父亲住院了。
“不是特别严重,你不要担心。”家人说。尽管如此,坐在车上的李庆再也没有心思考虑工作的事。
李庆是人们口中的“80后”。大学毕业的他常以文人自居,总觉得自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他常常怀疑这只是一种虚伪的姿态。因为他始终不愿意多和日渐年老体衰的父亲沟通。
李庆说,父子的感情一度比母子之间要好得多。可不知道为什么,父子两人间渐渐有了一种隔阂。
工作后,李庆每年只回家一两次。每次回家,他也总愿意呆在光线不是很好、油烟味十足的厨房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母亲说话,而把父亲晾在客厅里。
李庆说,他也试图和父亲交流,可最后发现,实在无话可说。“可能是有代沟吧,一说到正事总有分歧,无法继续下去。”李庆回到杭州后,很快又坐车回了老家。见了父亲,除了简单的寒暄,李庆依旧没什么话说。只好跑去医生那,询问父亲病情。
接下来,他就直愣愣地坐在病床边,连和父亲对视都很少。倒是父亲开始主动地说起自己的病情,还有家里的一些情况。
李庆静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等父亲说完,两人又陷入沉默。
李庆也本想多陪父亲几天。可第二天早上5点多,他就被手机铃声吵醒,是父亲打来的电话,说:“工作要紧,回去吧,这里有你妈陪着。”
在回杭的路上,李庆记起堂哥前段时间发给他的一条短信:“老弟,有空多给家里打个电话。父母很辛苦,有时候你一个电话,就能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我是没有机会了(堂哥的父亲已去世)。”
[父子故事2]
父亲最怕儿子开口就问“什么事”
凌晨零点多,王波(化名)坐进黑色的别克轿车。司机摇上窗户,车子慢慢驶出单位大院。
作为一家单位新上任的老总,上世纪70年代生的王波已经算是事业有成了。每天这个时候下班成了常态。
半夜的城市里,车辆很少。这让王波有机会从工作的思绪中挣脱出来,进入一种平和状态。
突然,他拍了拍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哎呀,又忘了给家里(老家在外地)打电话了。”
司机说:“明天再打好了。”
王波“嗯”的一声,可是他知道,这只是自己安慰自己。
因为和老人家作息时间不一样,他每天上班的时候,父母总不在家。到了单位后,他就忙得不可开交,每次总是下班才想起给家里打个电话,可那都已经是半夜了。
因为在当地已颇有名气,所以王波每次回家,还没跨进家门,就被朋友们接走了,然后是一个接一个的饭局。
在称兄道弟、觥筹交错后回到家,他自己早已精疲力竭,而父母也早已睡下。王波说,“父子俩几乎没有坐下来好好聊天的机会。”
在杭州的时候,每次父亲打电话来,王波似乎总在忙。就为这个,母亲还特意打电话批评过。
每次父亲打电话给王波,王波的第一句话总是:“有什么事?”
父亲本来就没什么事,只想和儿子聊聊。可这么一句话砸过来,把父亲的嘴给堵住了。于是,他只好回答:“没事。”
时间一长,老人家心里不免有了情绪。王波听了母亲的话后,试图显得更耐心些,可工作实在太忙,父子的沟通总显得非常短暂,以至于母亲说:“你和你爸爸聊天的时间,还不如推销员多呢。”
老人家两口子住在小区里,每个星期总有推销员上门推销保健品。两个老人经常总忍不住买上几盒。
“我也知道这些保健品没什么效果。我们就是冲着他这种的态度。”母亲说。
对此,王波一直内心愧疚。他想尽力去补偿自己和父亲的那种疏远。
记者调查
什么事让父亲最感动
什么话父亲最不爱听
今年父亲节前几天,本报记者在九莲新村、和睦社区等几个小区进行了一份关于“谁在陪你的父亲聊天”的主题调查。调查对象为年龄50岁到80岁的社区男性居民。收回有效问卷共200份。
数据显示,女儿和父母的沟通明显要比儿子好。比如,即使身在外地,女儿上门看望父母的次数也在一月一次左右,而儿子相对更少。75%父子的沟通靠电话,很少有坐下来聊天的机会。
推销员比子女来得“勤快”
当被问及“一年中和儿子坐下来聊天的机会多不多”时,40%的人回答“不是很多”或“几乎没有”,而只有10%的老人回答“非常多”。
在调查中, 80%的老人都碰到各种电话骚扰,甚至还有登门拜访,各种人员都有,主要推销老年人保健品,如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药物等。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老人除了和老伴、邻居说话,其他交流对象很少,因此很迫切地渴望和外界沟通,而保健品推销员就成了他们说话最多的人之一。
家住和睦社区的金建成老人甚至说,一年到头,和儿子倒说不上几句话,“保健品推销的电话基本是一天一个,比儿子的电话多多了。”
最让父亲感动的10件事
记者通过问卷和随后的采访发现,老人内心其实非常敏感,子女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们情绪的变化。
和睦社区的肖连镇老人告诉记者,他儿子就住在杭州,每周回一次,大部分节日都和他过,他很开心。但最让他感动的事情是儿子每次出差后,总是每隔一两天就打电话回来,“和我们聊外面的事情。”
经过调查统计,记者归纳了老人们列出的儿子最让父亲感动的10件事情:
1、生病的时候,儿子陪在身边,端茶递水,陪着说说话,安慰一下。
2、从不忘记他的生日。
3、出差后,每天一个电话。
4、平时都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5、儿子能够当家作主,从不让自己操心。
6、常回家看看。
7、回家后亲自下厨,给他们做好吃的。
8、回家后,包揽所有的力气活。
9、帮父母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
10、儿子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最不喜欢听到的10句话
“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父亲也很担心,在问卷中很多老人对出门在外的儿子,最想说的话就是“注意身体”。
有些老人也谈到了和子女的沟通问题,超过40%的老人表示和儿子沟通存在问题,很多人甚至表示与儿子都不怎么说话。
吴禄顺老人写道:“有时候儿子的生活和工作观念与我们有很大不同,会引起我的不满。”
记者归纳了父母最不喜欢听到的10句话:
1、好了,好了,我知道。(打电话时的不耐烦)
2、临时有事,不回来了。
3、还有什么事?
4、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5、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
6、我自己会有分寸的,你不要担心了。
7、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帮忙。
8、这个事情我们自己会处理好的,别管了。
9、你怎么不听我的呢?
10、爸,借点钱。
记者手记
用细节温暖逐渐苍老的心
“父爱如山”。我们的传统文化赋予“父亲”这个角色太多刚硬的元素,以至于这个名词颇具金属质感,显得过刚、过正,过于的威严,距离遥远。
正如经典歌曲《常回家看看》所唱:“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从小到大,我们总是习惯于和母亲聊心里话,而只和父亲谈正事。
年代不同带来的知识结构和观念的差异,使得我们和父亲的分歧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渐渐地,我们失去了和父亲沟通的兴趣和动力。
与此同时,作为儿子,工作后尤其是步入中年后,工作多、社交忙,和父亲沟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失去沟通的动力和时间,父与子的沟通间出现了一种障碍。而我们的调查发现,这种障碍普遍存在。
我们不可能要求年事已高的父亲改变什么,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把父亲当作母亲来对待。让父亲这个词汇不再有刚硬、威严和遥远的感觉,让他成为可亲可爱的人。
冰山,需要心来融化。父亲那颗苍老、坚硬,又显脆弱的心,则需要我们的爱心来融化。哪怕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电话中的一声问候。
试着温柔一些吧,男人们。记得网上有句话:“最让人感动的,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