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6月23日讯 今年72岁的史英珠手脚麻利地缫土丝,一个个蚕茧在滚水浸泡、搅拌下,吐出闪闪发亮的丝。这样的场景现在人们已经很少看到了,但在余杭塘北村蚕桑丝织文化生态保护区仍鲜活地存在着。
77岁的仲雪娥告诉记者,她从19岁那年起就开始织土布了,至今她家里还保存着一台近100年的老织布机。目前,全村约有90%的农户从事蚕桑生产,与蚕桑生产相关的民俗保存完好,极具特色。
所谓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特定区域内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具有突出特色和价值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2008年2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命名了7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包括杭州、余杭、嘉兴、桐乡、湖州、南浔在内的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象山浙东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金华婺文化生态区,绍兴越文化生态区,景宁、泰顺畲族文化生态区,乐清传统工艺美术生态保护区,江山廿八都文化生态区。
在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里,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如余杭生态展示春蚕养殖和缫土丝、剥丝绵、打丝线、织土布、翻丝绵等一系列蚕桑丝织生产技艺,让散失民间50余年的缫土丝技艺,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这种原住民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了中外旅游者纷至沓来,让村民们在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赚到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