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家汪世瑜,通过为杭州越剧院排演新戏《西园记》,把他当年很精华的一招一式,都教给越剧女小生徐铭了!
口授身传,本来是中国传统戏曲沿袭传承的基本模式。师傅把本领教习给徒弟,徒弟又传授给他的下一代。中国戏曲当年就是通过这种比食物链还可行的方式,将技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的。
江山易改,戏魂不丢。一个把式,一丈步履,一种眼神,他们就这样生生不息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一种密码传递下去。
但是到了影像文化发达的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先进的科技手段几乎击垮中国梨园传统的言传身教模式,很多尚健在的艺坛大师,他们晚年时往往被高科技的影像技术所捕捉。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抢救行动,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造成了当下中国戏曲界的不自信——如果说大师们的录像资料象征着一代艺术最经典的读本,那么,那些尚健在的资深艺术工作者,那些身手还相当矫健的艺术家,当他们想把自己的技艺教给下一代,他们该如何给自己的行动定义呢?
和经典影像中的大师相比,他们的路数很山寨?绝对不是。说得忧伤一点,他们肯定将属于未来的经典影像。
他们难免会被归结到名利场中。与已故大师们通过当代数码技术,和现实世界默默神交相比,手把手的教习,动静肯定要大。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刚刚通过媒体发表感想,严正声明他对当前戏曲界频繁收徒现象的不满意。更多的艺人也认为如今梨园的“收徒行为”实则是一种功利心态,是彼此往脸上“贴金”的一种表现。
口授身传,在21世纪似乎俨然成为梨园艺术家作秀的一个代言词。
这种情形下,昆曲名家汪世瑜应该站出来说些什么。
汪世瑜践行“收徒”诺言:收下一个弟子,就必须手把手教会一个
杭州越剧院“范派”女小生、国家二级演员徐铭,之前确实是在公会与媒体见证之下,通过梨园最传统模式,三叩六拜般,投入有“中国巾生第一人”之称的昆曲艺术家汪世瑜门下的。
汪世瑜说,徐铭是他在越剧领域正式收下的第一个女弟子。
作为浙江戏曲界实力很强大的艺术家与昆曲艺术的传人,汪世瑜言传身教般教过很多戏曲界的年轻演员,他还曾经担任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团长,连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在内,很多越剧演员都曾得到过汪世瑜的教导。
盛名之下,汪世瑜也很清楚,他并不是代表他一个人,姐妹剧种,之所以请他不吝赐教,其实是向伟大的昆曲艺术求教,求学,求知。
正式收下徐铭后,汪世瑜就决意要把这个女徒弟带上中国戏曲艺术瑰丽的征程。杭州越剧院的新排大戏《西园记》,甚至成为汪世瑜实践教学过程中最费劲思量的一个课题——如何把昆曲与越剧“这两张皮”真正糅合在一起?
作为“百戏之祖”,昆曲早在很久之前就加入了中国戏曲的实验行列,著名梆子演员裴艳玲曾实践过“京剧、昆曲、河北梆子”三下锅的表演模式。而昆曲如何与靠流派制胜的越剧融会贯通,汪世瑜在越剧《西园记》中实践性地输入了他的种种构想。
他手把手地教徐铭演戏,不光是教习徐铭,连《西园记》中戏份较少的女主演陈晓红也亲自教授。
徐铭是杭州越剧院团新生代演员,在之前的《一缕麻》中以一个憨厚质朴的典型范派角色“呆大”而被江浙沪的越剧观众认可。但由于在《西园记》中扮演小生“张继华”,徐铭可能会在戏迷中重塑形象,在越剧《西园记》公布的定妆照中,徐铭饰演的“张继华”几乎一扫傻气,眉梢眼角风情脉脉。
下一个徒弟,居然是一个歌星
汪世瑜抱定“收徒宗旨”:只要有利于昆曲传播,我还是会手把手教他
上世纪80年代,由汪世瑜主演的《西园记》,成为浙江昆剧团继《十五贯》之后的又一打响全国的力作。
和当时全国上下提倡“调查研究”这样的政坛风气不谋而合的《十五贯》不同,上世纪80年代首演的昆曲《西园记》是一部轻喜剧,讲一个被爱情迷惑的男子张冠李戴的温情闹剧。这个戏一出来就很火,在武汉演出,汪世瑜回忆说“当时距离剧院两条大街以外,黄牛党都在那边等退票”。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当年一直追着汪世瑜看戏,连看20多场,终于把轻喜剧《西园记》搬上了越剧舞台上。而在当时,轻喜剧是中国整个戏曲界都难得一见的一种舞台样本。
昆曲是中国戏曲领域中最不可复制的一种样式,也因为她极端唯美的文学性和严谨的戏曲程式,不但成为戏曲界纷纷愿意移植的基础样本,也不断吸引着来自其他艺术领域中的膜拜者。
这其中,陈志朋是一个案例。从“小虎队”起家的歌星陈志朋之前因为样貌酷肖逝去的张国荣,而成为演艺界被几度提起的话题人物。但陈志朋最新的话题是他沉迷于昆曲,周旋再三,日前终于在苏州成功拜汪世瑜为师,从而正式投身昆曲。
对此,汪世瑜欣然接受,并在以央视为主的众多媒体注视下公开接受陈志朋的三叩六拜。汪世瑜说,只要有利于昆曲的传播,我愿意再次手把手,把那些对昆曲有敬仰之心的年轻人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