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了,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爱美的女士们打起了伞,擦好了防晒霜。
可在杭州街头,怕晒的可不光是女士们。
“大伏天马上就要开始了,照以往的经验,马路上的温度极易超过40℃,杭州夏季又多雨,日晒雨淋后,再加上这段时间梅雨季带来的潮气,停放在露天的自行车车身、轮胎、座凳损耗极大。”
在租借公共自行车时,市政协委员王杰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昨日,在市政协考察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情况时,他建议:今后设置自行车租赁点,不妨尝试“上天、入地”的摆放方式,以减少因季节原因造成对车辆的损耗。
去年5月1日,杭州在全国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今年,红色的小车们将在这座城市度过“第二个暑假”。这次考察期间,针对这个问题,政协委员们提出不少点子,为它们设计了一套夏季“防晒攻略”。
让自行车“站”在停车棚里
“现有自行车的停车棚挡板宽度比自行车‘身长’短一些,太阳一晒,大半个车身都暴露在阳光下。有些流量大的停车点因为环境原因无法搭建停车棚,许多崭新的自行车只能接受日晒雨淋。”
王杰说,这样一来,车把手、车轱辘很容易生锈,车胎的橡胶容易老化,易爆胎,这样的损耗让人看了心疼。而对借车人来说,老是坐在被晒得“火辣辣”的座凳上,感觉也不好。
他建议,今后设置自行车租赁点,不妨试一试“上天、入地”的摆放方式。
“上天”,即通过搭一批特别的架子,让自行车一个轮子朝上“站”起来摆放。这样一来,停车棚就能更加彻底地遮挡阳光和雨水。而在一些流量大的中心站,则可以模仿立体汽车库的构造,搭建两层高的“房子”,分层存放自行车。用完一批,通过机械操作放下一批,不用的车则可以“藏”车库里,既保护了自行车,又“向上”要了空间。
“入地”,则是利用现有公共场所的地下空间,在地下车库增加自行车点。
“从技术上说,实现‘上天、入地’并不难,特别是在一些人行道比较狭窄的路段、停车位拥挤的小区,可以缓解‘选址’难的问题,避免占用盲道和小区消防通道的问题。”他说。
选点把季节、路段朝向也考虑进去
“运行一年多后,自行车的损耗程度、涉及的成本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法国巴黎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城市,但目前这个城市遭遇这个难题,杭州一定要未雨绸缪。一些不必要的损耗,要尽量避免。”
政协委员刘晓伟对此也有同感,他提出一个点子,今后在公共自行车选址上,不妨将城市的季节特性、路段的朝向也考虑进去。
比如,同一个路段,在平衡左右两侧人行道选点的前提下,能将选点设置在路段东面的,就设置在东面,防止西晒;能设置在有遮挡处的,就设置在遮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