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杭州等地都在规划太阳能光伏产业,让其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而在萧山农村,一场新能源“运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太阳能、沼气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香饽饽”。
在萧山区义桥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花了一个月时间,对全镇22个行政村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调查摸底,有超过九成的义桥农户,已拥有太阳能电器。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家家都有“小太阳”。
去年年底,义桥民丰村村民王维贤一家,搬进了村里统一建设的三层新住宅楼。而在住宅楼屋顶,这个村的农户都统一安置了太阳能电器,安装率达到100%。王维贤说,屋顶上的太阳能电器,跟家里每一个自来水水龙头直接连接。“现在,我们比城里人提前享受到了24小时热水供应的待遇。”
义桥镇事务办副主任汤松介绍,使用一台太阳能电器,一年可为农户减少上千元的家庭支出。同时,义桥九成以上农户使用太阳能电器,一年产生的生态效益相当于一年减少上百万吨燃煤,直接减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可以说,义桥农户的屋顶,成了“黄金屋顶”,有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
最近,结合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义桥镇也将推广屋顶太阳能电器。目前,已有77户义桥农户领到了家电下乡补贴。据了解,义桥镇在17个新农村住宅建设中,上千农户住宅的卫生户厕、供热等也都在朝清洁节能的方向发展。
除了“黄金屋顶”太阳能,义桥农户也青睐沼气。在蛟山村的杭州文兴养殖场,猪尿、猪粪也能发电。日前,一台运用猪尿粪发电的沼气发电机投入了使用,这是杭州现有最大功率的纯沼气发电设备。场长黄兴根说,目前,养猪场有生猪1.1万头,利用猪尿、猪粪,一天能发电5到6个小时,夏季高温时更能发电近10小时,主要用于养猪场的用电照明、员工生活等。“估算一下,一年的经济效益可达8万多元。”
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使农民生活环境摆脱了以前的脏乱差等情况。义桥镇党委书记倪国平说,太阳能等新能源走进义桥普通农家,这是在给义桥正在创建的全国环境优美镇“加分”。日前,义桥镇四套班子领导,用两天时间集中调研义桥环境综合整治,罗列出58个重点环境改善问题,其中,新能源推广进农家是重要选题之一。
据了解,为了鼓励农户更多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目前,义桥镇正在起草使用新能源的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