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6日讯
一大早起来,周围的老人都去锻炼身体,马老师的第一件事就是步行5分钟,去邮局分发报纸。
马传东今年82岁,他当了38年老师,已经帮温岭市新河镇邮局义务分发报纸40年了。最近8年,他靠着心脏起搏器才能正常生活,还是每天早上5点钟就到邮局,分发报纸。
马老师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
马老师在新河中学读书时,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他被录用为新河中学员工,不久担任数学老师。
那时开始,马老师就喜欢看报纸。他说:“那时候,怕教不好,误了学生,真紧张啊,所以要多学习,报纸是我学习的好老师。”
1970年,他被调到长屿中学。这一年,爱看报纸的马老师和一位年轻的邮递员结下了真诚的友谊——小伙子每天都要到长屿中学送报纸,就每天用自行车将马老师顺道带到长屿中学。马老师则每天帮小伙子分拣整理各类报刊。
从此,到邮局工作台帮着分拣整理报刊,成了马老师的习惯,即使退休以后,他也如此。
1985年,镇里的老邮局从继光路搬到了南门,离马老师家更近了。一大早起来,周围的老人都去锻炼身体,马传东老师的第一件事就是步行5分钟,去邮局分发报纸,有时下午4点多钟还会再去一趟,每天的工作量将近两小时。
这工作让马老师很快乐
马老师说,最多的时候,一个早上要同时分200种报纸,但那时有的报刊份数很少,版面也没现在多。现在,马老师负责每天2700份《温岭日报》的分发整理任务。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节,《浙江日报》扩版,10多叠,近100版,在新河邮局的分发室里堆起老高。
报纸送到邮局时,都是一叠一叠地归类,这就要求马老师将10多叠重新整合成一份一份,比平时的工作量多了好几倍。但马老师非常开心,他说:“这天的报纸又喜庆又厚实,送到订户手里该多高兴啊!”
上周末记者采访时,马老师回忆那天的情景,又乐呵呵地笑了好一阵子。他兴奋地问记者:“我又等到今年的60周年大庆了,多幸运啊!到时报纸会更厚实吧?”
40年来,马老师从未要过一分报酬
“我们习惯了马老师是我们中的一员,大家都离不开他。”在镇邮局工作了近40年的投递班班长谢加国说。
现在,马老师患有严重的骨刺和心脏病,体内的起搏器已戴了8年,但他照样天天来。
2001年住院期间,邮局工作人员去医院探望他时,嘱咐他身体不好就不用来了。但他一出院,又和往常一样来“上班”。
40年来,他从未要过一分报酬。新河镇邮局将他聘为行风监督员,希望他的精神能够感染邮政系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2005年3月份开始,马老师还义务干起了街区阅报栏张贴工作。
马老师办了一份报纸
马老师退休以后,自己办了一份报纸,一份32开8版的文摘报。
温岭市退休教师协会成立后,马老师连续11年被推选为新河中学分会理事。马老师按照退教协会开会的次数,每年自办8到10期文摘报,送给40多位退休老教师。
每办一期文摘报,马老师就要从新河中学阅览室里的40多种报刊中复印下相应的篇章,再操起他的剪刀、刀片、胶水,将最精华的文章剪下,在一张32开的白纸上拼贴成一份完整的报纸,然后再复印几十份。
马老师的女儿说:“爸爸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看报。”马老师的眼睛也越用越好,现在,他不借助眼镜,还能看清报纸上的6号小字。
马老师说,人不能闲着,多看书、多动脑、勤动手,就能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