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主体:全塘镇穗轮村
背景扫描:全塘镇穗轮村是一个以五金、药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村。在30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全村始终坚持工业村强民富的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聚力发展工业经济,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建设成为了“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社会主义文明村、示范村和富裕村。
样本搜索:村企改革孕育发展原动力
“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弱村面貌,实现村强民富的梦想,只有走工业发展之路。”穗轮村党委委员陆余法说。上世纪80年代,穗轮村敢为人先,积极探索,与上海企业合作创办了本村第一家工业企业——平湖穗轮铰链厂,开辟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天地。凭借良好的经营理念和廉价劳动力资源,1989年,在该厂基础上又成立了包括铰链、配件、化工、药品等产业在内的穗轮实业集团,总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进一步夯实了村级集体经济。此后,穗轮村并没有停止改革的步伐,1999年集体企业转制,为村级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2000年,村里的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获新生,将工业经济再度引入快车道。当前,企业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成为了村里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
样本搜索:构筑五金工业发展新高地
漫步于穗轮村的中心区域,可以看到一个设计配套合理、管理规范有序的“村内小城”,这是村里专门为家庭作坊式企业准备搬迁的集中生产的“新家”。2007年,穗轮村计划投资3亿元,规划250亩地启动建设建筑五金工业创业园,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占地近200亩的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进驻企业达到31家,创产值达6亿元。随着污水三级管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五金企业的生产管理逐步得到规范,解决了小企业的扩张问题,改善了集聚发展的创业环境,产品规格、客户数量及销售渠道不断增多,园区内实现了资源共享。
成效点评:村级工业经济和私营企业发展是穗轮村30年村强民富的主旋律,从体制创新到全面转制,再到开发建设五金工业园,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全村工业产业链和村级经济特色。目前,全村共有大小企业115家,去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近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0元,集体可支配资金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