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8日讯 如同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而至一样,招工难又成为许多企业要跨越的栏杆。昨天,海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最近举办的加工制造业专场招聘会上,该市130多家企业推出岗位1797个,而达成就业意向只有403人,新一轮招工难制约着企业恢复性生产和扩张性发展。
“新的生产线不敢上”
欣意企业(平湖)有限公司出口订单数额较大,今年虽新招了1000多人,现在员工总数已超过2400人,不过总经理游锦雄告诉记者,由于招不到足够的熟练工,公司新的生产线不敢上,一些大订单白白流失了。
海宁市大钱玻璃有限公司最近需招聘一批熟练工,但招聘效果却很不如人意。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说:“企业新增了生产线,需要招收大量操作工人,但没想到竟招不到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像欣意、大钱玻璃一样遭遇着用工短缺尴尬的企业不在少数。而“扩建生产线不难,难的是招不到熟练工”已成为这些企业的共同烦恼。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一些企业订单大幅缩水,以致不得不忍痛裁员。以海宁为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来海宁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数比去年减少了10%至20%,这是造成用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从引导企业不裁员到企业出现招工难,折射出我市制造行业开始企稳回暖。
用“外”字化解招工难
“以外引外,招工不难。”嘉兴广越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钱志强告诉记者,由于公司拥有大量出口订单,去年增加了16条生产线,今年初又增加了两条生产线,计划8月再增加12条生产线,到年底生产线将达到62条。他说:“按每条生产线25人计算,新上生产线需招员工300人,公司通过发动山东、安徽等地员工跟老家亲友联系,招收新员工的难题迎刃而解。”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有很多企业像广越服装一样,通过以“外”引“外”化解招工难。
浙江迈豪登运动服饰有限公司虽同样用“外”字化解招工难,但其做法与其他公司明显不同。公司董事长方晓东告诉记者,他们最近与河南信阳一职业培训学校达成合作意向,请对方代为培训熟练的车工,3年内力争培训出2000名熟练员工。与此同时,他们还与合肥一家停产的服装企业商定,让对方把失业员工派遣到迈豪登工作。
而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却是通过轮流上班的办法留住外来员工。据介绍,今年初,双飞订单大幅减少,为保证员工人人有事做,公司变三班倒为人人轮流上班,这一做法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同。董事长周引春告诉记者,随着出口订单逐步恢复,公司不需为招工发愁了。
春江水暖“企”先知。我市企业“招工难”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谁能够提供充足劳动力,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