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早早起床的刘云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求职邮件的回复,结果却令她再次失望。在此之前,刘云有着多次现场招聘失败的经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一名女性。“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也成了时下大学生就业时一句广为传播的流行语。
针对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遭受性别歧视的问题。近日,上海将率先筹备建立性别平等就业监督咨询机构,该机构将具有对平等就业的执法调查和诉讼代理等多项权利。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小章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比男生更难,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这需要市场以外的机构去弥补。上海成立这样的机构,无疑是解决这种现状的一种有效途径。
案例
就业屡屡受阻只因是女儿身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刘云,在校时成绩一直十分优异。大三时,就拥有了Java高级软件工程师资格证以及其他一些专业资格证书。但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参加了多场招聘会后,连班里成绩过得去的男同学都找了相对满意的工作,而她的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一家IT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的话至今令她十分郁闷:“你的条件完全符合应聘要求,但是单位领导要求只招男生。”
同样的遭遇,也出现在了23岁的戴璐身上。她曾经到一家设计院面试,只被问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她有没有男朋友,第二个问题是问她有没有和男朋友同居,第三个问题是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戴璐透露,她们班的很多女生在面试时,都会遇到类似这种“特殊的”问题,她们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性别歧视。“到找工作了,才知道这个社会性别歧视真的很明显。学校橱窗贴了很多招聘启事,但不少写着:某某岗位(男)……”
举措
沪筹建性别平等就业监督机构
针对社会上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6月30日,在上海召开了由上海女性人才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联合主办的“2009上海国际女性论坛”,与会专家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受到过性别歧视,隐性性别歧视也日趋上升。
专家还发现,招聘者在提问或面谈中,向被招聘的女生提出一些含有明显性别歧视的问题或要求,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问女生有没有男朋友(占30.80%),问女生打算几年内结婚生孩子(占23.85%),问女生男友在本地还是在外地(占17.37%),还有占15.49%的被调查者听说或亲身体验过被要求工作后数年内不得怀孕等。
对此,上海将率先筹备建立性别平等就业监督咨询机构。据了解,性别平等就业监督咨询机构将直属于上海市妇联领导,具有对平等就业的立法提议权、执法调查权、诉讼代理权、评估监察权、纠错建议权。职能包括平等就业状况调研、平等就业决策咨询、平等就业政策咨询、平等就业计划推进、平等就业计划实施评估、平等就业数据分析等。
观点
“市场失灵”导致女性就业更难
在王小章看来,男女大学生就业,是不是存在歧视,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在用人时的“重男轻女”,是市场机制和女性特定的原因造成的。王小章,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位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对就业歧视争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谓性别歧视,意味着对于男性和女性使用双重标准。但实际上市场从一概的效益出发,它对男性和女性就业者使用同一个标准,既然这样,就不能说这是歧视。”王小章说,在市场的杠杆中,因为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必然处于市场上不利的地位,比如要生孩子而耽误工作等。“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女性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只是到目前为止,市场还没办法充分反映女性的这些贡献,王小章用“市场的失灵”来形容这种现象。
“大学生就业,不能完全听凭市场来决定,这就需要社会的其他方面力量出面,来共同弥补市场不能做到的东西。”对于上海将率先筹备建立性别平等就业监督咨询机构的消息,王小章表示十分赞成,并提议,在当前鉴别公司招聘时存在性别歧视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鉴定公司适合女性工作岗位的比例。“要求公司按照这样的比例来招纳男女员工,这样的方式也能有效地保证女性就业。”
支招
女大学生择业应避免走误区
“许多女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学历、成绩甚至容貌出众而抱以过高的就业条件。这反而为自己的就业之路设置了重重的障碍。”杭州市人事局办公室调研员程宏全认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女毕业生们既要正视现实也要树立求职信心。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女生就业优势,同时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女性在择业过程中也存在着误区。”程宏全说,女性大多喜欢比较稳定、风险小的工作。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结合社会观念和背景,结合男女性别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客观地分析,减少一些极端的或是带有偏见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女生要先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增强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就要先从完善自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