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师工作过的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
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三班主任丁利坚自杀了!
先割腕、再割脖子,用的还是自己做饭的菜刀——警察的描述让我们毛骨悚然。这样的死法,这样的决绝,究竟是为什么?几十名少年的老师,13岁男孩的父亲,家庭主妇的丈夫,全家生活的唯一依靠,当丁利坚用菜刀割断自己喉咙的时候,他想到什么了吗?
他留给妻子最后一句话:“路上小心”
6月29日上午,38岁的丁利坚决心赴死。只是,他周围的人都没有看出来。
人们最后一次看到丁利坚是在当天早上7点半,邻居看到他帮妻子从车库里把助动车推出来。妻子临走时,丁利坚对她说了最后一句话:“路上小心。”
妻子走后,丁利坚走回四楼的家……
办事回来的妻子此后就一直联系不上丈夫。中午,家里来了客人,丁利坚不在,妻子只好自已动手做饭,只是家里的菜刀找不到了。她一路找到一楼的车库,看到了让她永生难忘的一幕——丈夫倒在血泊之中,已经没有了呼吸。
在现场,丁利坚的眼镜、手机、皮夹等都整齐地放在一边,没有搏斗的痕迹,也没有其他人进去过。
“经解剖也没发现有安眠药等其他致命因素,第二天就调查结束了。”开化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江国基说:“属于排除他杀的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自杀。丁老师是在自家的一楼车库里,用自家菜刀,先割腕、再割脖子,最终失血而死。”
他一直是好老师好丈夫
丁利坚的家,距离他任教的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不远。在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客厅沙发上方,摆着一张学生们的毕业照,一群阳光少年灿烂地笑着,反衬着屋里的生死离别。
妻子大丁利坚两岁,没有工作,她到现在都不能接受老公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她躺在床上一直在喃喃自语:“他是一个好老师,他说他做了该做的,送走了最后一个毕业班。他是一个好丈夫,我们一直都很好。”
痛失至亲的悲痛,让她几乎无法思考:“我连自己儿子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了。”他们的儿子今年13岁,下半年就要升入初中。
丁家兄弟三人,丁利坚最小,也很懂事。大哥丁利平1983年考上清华大学后,便留在北京工作。世代务农的丁家,曾因为大儿子的优异成绩在小城引起了一阵轰动和羡慕。而老三丁利坚因为家里困难,初中毕业就直接去念了中级师范。
丁利坚71岁的老父亲告诉我们:“小儿子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虽然15岁就读师范去了,现在教书也很忙,但他一回家就帮我干农活。”
老父亲住在开化县金村乡的金路村,我们走了千把米的泥泞山路,才在半山腰找到丁利坚的出生地:一座40多年前造的泥坯老房,裂痕斑斑。
“利坚的性格很朴实、稍显内向。”在三弟出事后从北京赶来的丁利平告诉我们。
新学校新要求教师压力陡增
我们随后采访了丁利坚工作过的地方: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即大家口中的开化一中。
开化一中成立于去年6月,由6所乡镇初级中学合并,103名教职工80%来自原来的6所乡镇初中;全校1912名学生,除了初一,都是乡镇生源。
“一中的成立,是一个没有母体的学校整合案例,浙江没有先例,全国也很少见。”校长余佑红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丁老师这件事,我们学校的整合可谓相当成功。”
新学校、新学生、新要求,老师们都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在一中教语文的郑家显老师与丁利坚曾在同一个教研组,平时交流颇多。郑老师直言:“六校合并,对老师们的知识储备、授课能力等都有了新要求,我们一方面感觉自己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又被各种指标逼着,压力更大了。”
“丁老师性格比较内向,走了这条路,大家都惋惜啊。”郑老师说。
梦到中考不利大汗淋漓惊醒
“压力”不断出现在记者的采访中。
丁利坚一上来就被安排教两个班的初三语文,当了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
“当毕业班班主任,压力是最大的。升学率、考进重高的人数指标,一条条直接就压在班主任身上。”丁利坚的另一位同事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学校给丁利坚的指标是两个重高。
丁老师的老父亲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三兄弟都回了老家,谈到工作时,当老师的老二和老三都说:“压力大,辛苦”,老三还说,他做梦都梦到学生中考考砸了,大汗淋漓地惊醒。
升学率像无形的剑悬在老师头上
丁老师也曾不止一次跟同事们说:下学期无论如何不带毕业班,但他又说,像他这样的业务骨干不带毕业班,学校很难同意。
余校长说:“我知道,教师的压力是持续性的,一批学生毕业了,新的学生又来了。”
“杭州的中学里都有心理辅导室,我们也考虑过请心理辅导老师,但我们是个小地方啊。”余校长曾考察过在杭州的很多中学,对于开化一中与很多城里中学在办学条件上的落差,他也很无奈。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可升学率还是一把无形的剑悬在头上。”丁利坚曾经的同事、现任开化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的徐国勤说:“这把剑让学生倍感压力,老师们又何尝没有呢?”
新闻附件
乐清三中校长跳江自杀疑也和压力有关
温州大桥的监控,记录了乐清三中校长应泽平人生中的最后12秒:7月1日凌晨1时52分,他开车到大桥的正中央,停车,车门打开,应泽平下车,径直走到护栏边,没有任何犹豫,纵身跳下瓯江。
两天之后,应泽平的遗体被找到,但有关他自杀原因的探究却一直没有停止。
6月30日,应泽平自杀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回到家的他告诉妻子很累,然后就洗澡睡觉了。但在妻子半夜醒来之后,却再也找不到丈夫的身影。
应妻表示:在外人面前,应泽平始终表现得很坚强,工作雷厉风行,但回家后,这位省级重点中学的校长才会显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半个月来,他不止一次地跟妻子说自己压力很大,甚至说自己身体不好,压力又那么大,不如死了算了。
坊间对应泽平自杀的原因也有多种分析,有说是乐清三中今年高考成绩不好,校长压力过大;也有说是因为最近招自费生时,学校失误多发了200多份报名表,结果学校要不了那么多学生,填过表的家长又不肯罢休,造成场面失控,应泽平受了批评。
延伸阅读
理学专家谈教师减压:别一个人硬扛
有研究表明,我国的教师是承受职业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其中,中学老师面临的压力尤为显著。处于这种复杂压力下的教师,如何为自己减压?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治医师周国岭说,首先,要分散注意力,做一些轻松的事情,多和家人、朋友交流,适当运动。
“求助也是缓解压力的良方。与领导沟通一下,或请同事帮帮忙,而不要一个人扛着压力。”周医师说,要知足常乐,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工作没有完成也没关系,人不是完美的,总有缺陷。
另外,周医师强调,如果有了消极厌世的念头,还是应该及时看心理医生。“睡眠不好、对事物的兴趣减退、疲乏无力,这是抑郁症的三大核心症状。如果情绪低落两个星期以上,要立即就医。”
采访手记
不要边走边叹
丁老师走了。
在教育产业化狂飙突进中,整个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捧几近疯狂。社会对中考的关注度,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早已超过了高考。
聚光灯打在初三班主任的身上,烤得他们灯枯油尽。年复一年的升学压力,让丁老师们无法摆脱。
也许,丁老师的死,只是持续的压力无处释放造成的一个偶发性悲剧,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在应试教育、教育产业化、优质教育资源这“三位一体”压迫下,中国人文教育贫困的现状。
开化一中校长余佑红说,最近他的枕边放着一本书《边走边叹——一个校长给女儿的52封信》,作者是上海一家中学校长,一位有着“另类校长”之称的教育改革者。
“这本书写得太绝望了,因为他的办学思想无法实现。”作为中学校长,余佑红对此感触颇深:“我老婆让我别看,怕我被书里的情绪感染,不想当校长了。”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我们衷心希望:丁老师的悲剧不再上演。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那些放在客厅毕业照里的几十张笑脸,能够有幸嫣然面对一丛丛盛开的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