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7日讯
“经济回升显暖意,在我们这里就能感受到。在园区落户的,有不少规模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今年发展的情况不错。”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副总经理杨琦说。
去年只租出一半,今年满员了
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位于下沙8号大街,于2007年6月建成,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为什么要叫‘孵化器’?因为进驻这里的企业,往往是新成立的企业,规模也较小,我们把它们叫做‘蛋’。等企业发展壮大,‘蛋’孵成了‘鸡’,就会离开这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杨琦表示。
近日,随着最后一家企业的进驻,“孵化器”满员了。在一楼大厅,记者看到企业导向牌已写得满满当当。一数,共有51家企业,其中光生物医药企业就有24家,还有IT、服务外包企业各十多家。
比起动辄占地数千平方米传统工厂,这里的企业只能算是“迷你型”——占地一般只有一、二百平方米,员工才十多个。往往把大开间一分割,建起实验室、办公室就开工了。
“其实一年前,我还在担心,能不能把所有的房间租出去。”杨琦告诉记者,“孵化器”前期招商并不顺利,直到去年7月还有一半的房间空着。“到了今年上半年,情况逐渐好转,前两天终于招商完毕了。”
随着招商越来越顺利,“孵化器”的房租也水涨船高。租金从开始招商时的0.6元/平方米/天,如今已涨到了0.8元/平方米/天左右,上涨超过30%。“1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二期已经开始招商了,估计租金还得往上提。”杨琦说。
高新技术产业找订单不难
联川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孵化器”五楼。“公司的大股东是一位美国华人,主要从事生物医药技术的开发,把成果卖给科研机构。”公司技术总监郎秋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几年,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快。”郎秋蕾说,2006年前刚成立时,“联川”的注册资本只有7万美金,约合50万元人民币。但三年来,公司每年的产值都有50%到100%左右的提升。“去年产值在170万元左右。今年,预计可以突破400万元。”
今年4月,联川公司在“孵化器”的四楼又租下了200多平方米的厂房,还投入了150多万元,建立了新的实验室。公司的员工也从最初的三人,上升到了十多人。
郎秋蕾觉得,公司发展较快,与国家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力扶持不无关系。“我们在美国也有公司,但发展明显不如国内。主要因为美国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不少科研机构缺少资金支持,无力向我们购买新技术;相比之下,国内的科研机构资金充沛,只要我们能把技术研发出来,订单自然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