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的江小姐收到两条手机短信,内容相似:“长期收购银联借记卡,限中、农、工、建、招、邮储六行,普通卡50元,口令卡120元,U盾卡200元。多少都收,现金付账,绝不拖欠。”
收购和出售银行卡的消息近期大量出现在互联网、QQ、手机短信等渠道,虽然经常会收到垃圾短信,但这两条短信还是让江小姐觉得非常奇怪:谁会卖自己的银行卡,收购银行卡的人又会拿去干什么呢?
收购
在浙江博客网、天涯来吧、百度贴吧、口碑网等大型网络社区,记者找到了大量收购和出售银行卡的信息,尤其以收购信息居多。收购的银行卡集中在中行、农行、工行、建行、招行、邮储等六家银行的银联借记卡,没有任何交易记录的新开卡片最受欢迎,旧卡也能收购,但收购价格相对便宜一点。有些收购者还要求卖卡人提供开卡凭据、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
当记者以卖卡人身份与广西玉林一位收购者电话联系时,对方称“你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最好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他开出的价码是:新开卡普卡50元/卡,开通网银的口令卡120元/卡,U盾卡220元/卡,旧卡则要打八折。这位收购者鼓励记者多去开几张银行借记卡,他说,招行一卡通开卡费10块钱,还可以免费开通文件证书版网银,开通KEY盾版网银也只要30块钱,卖一张卡就很有赚头。
收购者提供的交易方式很特别,安徽芜湖一位收购者的交易方式是:收到卡后他给卖卡人汇一半的钱,给密码且验证为有效卡以后再付另一半的钱;开通网银的只需提供卡号和密码(包括相关证书)就可以交易。
广西玉林这位收购者则有两套交易方式,“新客户”把卡片以及密码中的任意两位数字快递给收购者,收购者即付一半的钱,收购者声称会在验证卡片和密码均有效后,就将剩余的钱付给卖卡人。“老客户”的交易方式更简单,卖卡人只要把卡片和密码交给快递公司,并向快递公司索取所卖卡片的价款,交易就算完成,快递公司会与收购者结算。
用途
为了打消记者卖卡的顾虑,宁波的一位收购者一再声明自己不会用卡从事非法活动,也不会借机窃取卖卡人的个人信息。这位收购者称,他买银行卡主要是为了申请广告联盟(一种网络广告中介平台),作为收款使用,因为同一个广告联盟单个银行账户只能够申请一个广告位账户,他说想申请多个广告位账户,就需要申请很多个账户。
但阿里妈妈网一位人士表示,像阿里妈妈、百度、谷歌这类知名广告联盟都允许一个银行账户申请多个广告位账户。
北京的一位收购者在QQ聊天中向记者表示,她打算开一家网店,需要开多个账户来炒作自己的卖家信用,并“保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还承诺可以定期让卖卡人检查银行卡使用情况。
广西玉林的这位收购者是银行卡中介,他说他的买主都是因为“业务需要接受汇钱、转账、消费、送礼,但又不想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证去银行开卡”。他声称,因为收购来的借记卡没有存款,也不会产生透支,因此卖卡人不必担心资金安全问题。他还说,每个月都会有上百个小企业主在他这里买银行卡,这些人想通过多开账户的方式进行避税。
由于卖卡人可以随时挂失卖出的银行卡,一些收购者还特别声明,他们只会用银行卡进行转账,钱款在账户上停留时间非常短,卖卡人没有机会取到钱,因此奉劝卖卡人“不要多此一举”。
风险
工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个金业务经理章景勉头一回听说买卖银行卡这种交易,在了解交易详情后,他对收卡人列举的用途提出了质疑。
章景勉说,商业银行不限制个人开立银联借记卡的张数,因此,如果收卡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开多个银行账户的需要,大可不必绕弯路去买别人的借记卡,自己到银行柜台开卡就行了。同时,个体企业主通过私人账户分散收入用来避税的说法也行不通,因为企业经营的应付和应收账款必须通过企业法人开立的结算账户进行,这些钱款根本不可能转移到私人账户上去。
章景勉还否认了收卡人凭两位数字密码就能验证银行卡有效性的说法,即使持卡人忘记密码,银行只能在持卡人出示身份证原件的情况下重设密码,但不知道原始密码。
此外,只要持卡人没有将同一银行的借记卡和信用卡及其他银行卡进行关联,出售一张借记卡,收购者也无法操控持卡人名下的其他银行账户,借记卡也不会产生类似信用卡透支的情况。
但这并不代表持卡人就没有风险。章景勉说,从收购银行卡的种类、涉及银行以及用途来看,网上收售银行卡很有可能用于诈骗。他说,目前国家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非常大,以往犯罪分子冒用他人名义开立银行账户的门路基本被堵死,诈骗分子很可能是想用看起来很高的收益诱惑持卡人转让银行卡,以便继续行骗。由于中、农、工、建、招行和邮储这六家银行目前在国内的网点最广,加上有银联的支持,诈骗分子很容易在异地取走赃款。此外,他认为这些卡还可能用于洗钱。
浙江浩海律师事务所李慧律师说,如果收卡人用这些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持卡人就会因贪小便宜而犯法。《刑法》《银行法》《反洗钱法》中都有相关规定,即便持卡人毫不知情,也逃不开连带责任。事实上,个人以牟利为目的出售银行卡,并且是大批量的,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的还会构成刑事犯罪。
后记:虽然银行界和法律界人士指出了银行卡收售行为中的种种不合理、不合法之处,但从这类信息大量发布的现状来看,银行卡收售俨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地下市场。如果你有过相似经历,并且了解内情,或对此有独到见解,请登录19楼空间博客发表看法(http://bankcard.blog.19l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