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外卖小工、送水工……酷暑季节对这些烈日下的高温作业人员来说,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与汗水。作为夏日人文关怀内容之一的高温补贴,这些人群拿到了吗?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高温补贴发放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听说过,但从没拿到过
当天14时30分,在市区新华西村外的一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劳作。火辣辣的太阳把他们的皮肤晒得“油光光”,汗水不停地淌下来。
沈德林是开挖掘机的师傅。记者见到他时,他穿着一双塑胶鞋,从挖掘机上跳下来,准备到阴凉处歇一歇。在靠围墙的阴凉处,沈德林蹲了下来,点了根烟。“在这车里,都能捂熟一个鸡蛋了。你看这包香烟都软绵绵了。”沈德林手里的那包香烟像一个软柿子,揉成一团。
“你们发高温费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沈德林憨厚地笑着说:“听说过高温费这回事,但是像我们打工的,别说是高温费,连防暑降温的风油精都没。”
每月拿到100元高温费
每天的11时至13时,是市区集集小镇餐饮店的外卖工张川最忙的时候。
高温期间,该餐饮店的外卖生意出奇的好,中午时段,张川和他的同事们都忙着外出送餐。“一个中午下来起码要跑六七趟,有时要忙到14时多。”张川告诉记者,“店里15时多就要吃晚饭。”可端起盒饭,张川却感觉没有胃口了,忙着喝水。“出汗太多,实在是吃不下。”说起高温补贴,张川说还没有拿到手,但已经听说了,每人每月发100元,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一起发。
发了藿香正气水和风油精
7月17日中午,在市区百步桥路附近的一纯净水配送点,记者看到刚送完水回来的刘水根,他身上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刘水根的运输工具是辆略旧的电动三轮车,靠着它,刘水根跑遍了平湖的大街小巷。
“现在每天要送六七十桶水,每到星期一就特别忙,一天要送100多桶,今天就已经送了110桶了。这样的工作量估计要持续到9月份。”刘水根说,送水工这一行挣的就是辛苦钱,每桶水有18公斤重,每天要上下60层楼以上。
前段时间,刘水根中暑了。“老板给我们买了藿香正气水和风油精,就是给我们防暑的。”但对于高温补贴,刘水根说没听到老板要给员工发。“前几天刚拿到的工资还是和平常一样。”刘水根说。
劳动保障部门:高温补贴体现“人性关怀”
据了解,在2007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下发《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3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10元。
在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李志超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7年下发的《通知》是指导性文件,目前暂没有新的文件出台,仍参照此执行。但该文件没有强制性约束力,这也是导致用工单位发放高温费随意性的主要原因。李志超说,高温补贴是职工的一种福利待遇,更体现的是企业的一种“人性关怀”,广大企业还是应该自觉执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