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银监会禁令到学生办卡门槛骤抬 信用卡冷对学生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FP供图

   浙江在线08月01日讯 “爹妈在这边存,孩子在那边刷……刷刷刷,刷得学生红了眼,刷得爹娘昏了头,刷得债务筑成了墙……”这是网上流传的对大学生刷卡一族有些戏谑但不乏真实的写照。

  事实上,银行面向学生发行信用卡一直饱受各界争议。而日前银监会一则通知一下子把不少学生卡族挡在了门外——银监会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各大银行纷纷抬高了学生办信用卡的门槛。尚没有独立偿付能力的学生该不该办信用卡?银行对学生办卡该不该一刀切?家长、学生、银行对此也各有看法。

  大学生“卡族”的潇洒生活

  杭州某大学的庞涓和魏丽是同室的好姐妹,也都是铁杆“卡族”。庞涓从高中就开始用信用卡,现在每个月都要父母“补贴”自己信用卡,少则千把块,多的时候要三四千;魏丽的家境没有庞涓好,为了生活过“好点”,办了三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互相补充。

  “同样是花钱,刷卡有积分,身上少带现金更安全,为什么不刷卡?”庞涓很喜欢逛街,但她的钱包里现金不会超过200元,而两张信用卡则是随身携带,“刷卡省事,有的地方还能享受折扣。”

  没有父母当“自动还款机”的魏丽则觉得有些进退两难,“那次为了还款,我吃了两个星期的方便面。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够用,我有时候就用信用卡取现,到下月再用父母寄来的生活费还款。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一张信用卡上的钱去还另一张卡所透支的钱。”

  孩子潇洒刷卡,到最后还是得父母买单。“太不像话了,儿子没经我同意就办了张信用卡,最近给家里打电话说欠了银行5000多元。你说气不气人?但是气归气,他欠了钱,我总要替他还上的。”陈女士的儿子也在上大学,她说:“最大的开支学费都给交了,其他支出就是伙食费和购买日常用品,这5000多块能用在什么地方呢?”

  据央行发布今年第一季度支付运行情况报告显示,目前大学生信用卡不良率在4%左右,高于社会平均值1个百分点。

  刷卡的潇洒和方便,让大学生持卡成了校园里的普遍现象。不过,银监会目前的一则通知却让大三学生王林最近有点恼火,银监会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这样一来,他本想为了生活方便办一张信用卡,可是跑了市区好几家银行的营业点都被拒绝了。“过去在学校都是银行求着我们办,还有这样那样的礼品。现在怎么说不办就不办了呢?”他有点想不通了。

  据了解,最近和王林有同样遭遇还有很多大学生。李项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我的信用记录一直都很好,本想再办一张信用卡,可银行非要我父母签名同意,真是太麻烦了。我也成年了,又不是不还钱,至于吗?”

  杭城银行纷纷提高办理门槛

  记者随机走访了十家银行在杭的营业点。同往常相比,当记者提到以大学生身份办理信用卡时,各银行都表现得较为谨慎,似乎“一夜之间”,银行都将大学生放到了“从严授信”的客户群中,不少银行甚至取消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办理业务。

  据调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已经全面停止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发行;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表示可以接受大学生申请信用卡,但会严格按照银监会“需有第二还款源的书面同意”予以审核;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则对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要求进行了上调,提高了相应的门槛,有的只对部分合作高校的学生发放名校卡,有的则需要申请人提供父母的资料。

  体育场路上一家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对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审核很严格。”此外,大学生信用卡门槛提高还表现在授信额度上。部分银行表示,对于大学生办理的信用卡,授信额度会特别审慎,一般根据学历而定,大学本科生透支额度一般为1000元~2000元。部分银行甚至把最高授信额降到了几百元。

  “名校”学生和留学生成香饽饽

  在记者调查中,也有部分银行声称,只面向211院校和部分知名院校的学子发放。“农行从2007年起办理大学生信用卡,现在已经基本暂停。只有少量的发向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信银行则表示,该行的学生信用卡客户,选择向“211工程”中的60所知名高校的大四学生发放。建设银行也是如此。长期以来,该行始终将目标人群锁定在与银行签订协议的部分重点名校,而且只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在校生才能申领。在浙江,只有浙江大学“入围”。

  调查中,有银行工作人员私下向记者透露,在“撤出”本土大学校园的同时,他们正在努力拓展留学生的市场。特别是自费留学生的消费能力甚至超过国内普通白领,兼具了学生和白领的双重优势,自然成了抢手货。

  据了解,中信、中行、光大、招行、民生等银行已先后在纽约、伦敦等海外城市推出了境外开立账户的服务。孙哲准备明年留学澳大利亚的,他告诉记者:“为了资金安全和方便,我到银行咨询了一下信用卡的情况,他们听说我要留学用的时候,表示可以不受限制,申请手续都很简单,只需财力证明和身份证明就行了。”

  各方观点

  大学生:

  “一刀切”有点不负责

  大二学生吴林认为:“我们是公民,我们也有权利享受信用卡的便利,都说顾客是上帝。可天底下哪有这样对待上帝的啊?最早的‘零门槛’一窝蜂扎堆到学校去办理信用卡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现在说停就停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浙江大学在职研究生小张说:“对于信用卡,我读本科的时候有亲身的感受,家里临时缺钱的时候,我就办了张能透支的信用卡缴了学费,相当于小额贷款,手续简单,利息又低,比向亲朋好友借钱好多了。”

  也有人认为,信用卡帮助不少大学生积累了信用经历——“早借款,早立信”。张帆是杭州某媒体的编辑,毕业已有三年,他说:“我从大一就开始用信用卡了,等到我毕业的时候,信用额已经达到3万元了,所以在我后来贷款买房的时候,也是以很好的信用记录获得了银行不少优惠政策。”

  银行:

  提高门槛很无奈

  据了解,银监会的《通知》只是起到了加速度的作用,从今年2月份开始,杭城部分银行已经退出为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争夺大战了。庆春路上一家银行的大堂经理周先生坦言:“大学生群体历来被视为未来消费大军的潜在力量,银行本意也是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潜在优质客户,然而,居高不下的还款不良率使得我们也很无奈。之所以限制大学生信用卡,主要也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

  家长:

  透支消费不理性

  和银行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家长的态度,因为很多学生家长从一开始就反对自己的孩子办理信用卡。

  儿子在下沙某高校就读的王先生说:“我非常支持银行现在的态度,坚决反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因为他们经济不独立,而且消费不理性,容易冲动,信用卡透支消费还不上账,即使转嫁到我们父母身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对他们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孩子办了信用卡,家长就无法控制他的消费,透支助长了非理性消费,也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大学生信用卡应该限制。”

  记者手记

  自大学生信用卡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是银行培育潜在客户还是揠苗助长?从疯狂圈地到盲目停办,似乎所有的主动权都掌握在银行,而大学生的信用度则成为这场商业战的牺牲品。

  小记认为,如果说大学生的诚信度有问题,简单停办并不能解决问题。银行需要这些高素质的消费者,大学生终究需要信用卡带来的服务。因此,作为银行,是否应该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而非盲目地追逐发卡量;花旗银行就一直致力于在大中小学生中进行公益理财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学生或者家长,同样需要审视自己对待信用卡的态度,尝试学习使用信用卡,尽早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

  这样一来,大学生享受到了信用卡带来的服务,银行也降低了资金风险,这才是长久共赢之道。

11.30:玫红系girl
11月28日杭州周末街拍
11月27日杭州原创街拍
浙江传媒校花李晞媛
11月23日杭州原创街拍 街拍客最潮装备
杭州银泰店庆街拍美图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温州一银行信用卡消费积分能当“钱”刷了
·信用卡未激活年费照扣 不交年费影响信用记录
·奇怪 信用卡没到手怎么就被透支一万多元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