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走进车间,听见熟悉的机器运行声,浙江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舒心地笑了。
今年3月份,在全国“两会”期间,这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坦言:去年几乎没有一张订单,最差的时候,“富润”旗下的“海茂布艺”每天一个工人只能开一台机器。而到今年6月份,该企业每个工人可以一天开足4台机器,一个月可以接单20万米。
今年以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统计显示:上半年浙江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4亿元,同比增长6.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了2.9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生产止跌回升,企业利润结束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局面,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高出9.1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大于全国。
与此同时,投资与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现。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5.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第三产业“挑了大梁”,在全省上半年GDP6.3%的增长中,贡献率达到83.5%。
在7月中旬举行的省委常委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省委书记赵洪祝认为,浙江经济目前正处在企稳回升、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必须力保持续回升,强推转型升级。全省上下要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标本兼治,保稳促调,锁定全年目标不放松。
浙江经济下行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主要经济指标正在逐月回升,二季度经济走势明显好于一季度,也好于预期。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概括为两句话,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二是企稳回升的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
浙江经济的企稳回升,还得益于区域经济内在动力的不断增强。
从微观经济主体分析,活力明显增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信心持续提高。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达到120.8和109.7,比一季度分别回升13.3点和11.8点,市场信心进一步得到提振。工业产品订货和劳动力需求指数也重回景气区间,分别为107.1和108.4,比一季度大幅回升24.2点和19.5点。许多企业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
从经济运行质量看,上半年浙江经济不光是数字回升,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3.6%,新产品产值率为16.9%,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继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结束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之后,5月份企业利润继续增长3%。
同时,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2%和2.6%,扭转了年初以来双下降局面,单位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7%左右。
在增加数量、提升质量的同时,浙江还坚持了统筹协调、以人为本,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8%和7.9%。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
据悉,浙江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已经明确:加快建设营销网络,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抓紧准备和启动后续建设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积极发展新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规划建设新平台,拓展新一轮发展空间;培育创新型企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原载2009年8月1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