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日电(记者章苒 林甦 刘刚)8月4日晚,杭州,那条写着“爱心路上,有我有你”温馨标语的斑马线旁,一名16岁女孩倒在了车轮下。
一名目击者说:“当时只听到一声巨响,女孩子被撞飞20米。”
现已查明,驾驶保时捷越野车的肇事司机魏志刚系酒后驾驶,交警部门已决定对他进行刑事拘留。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爱心斑马线”黄底白条相间,中间印有大大小小的红色爱心图案。“爱心线”由杭州市长亲自设立,以悼念5月7日在斑马线上被撞死的26岁青年谭卓。
看似安全的斑马线上,疯狂的车轮在不断地制造血腥。4日晚间的事故发生后,网络上留下这样的无奈:“再也不要以为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是安全的,这可能是通往‘天堂’的斑马线。”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的汽车数量正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长。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此时行政管理和法律环境又滞后于社会发展现状,道路安全问题就会放大成为威胁到每一个人的公共安全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驾车者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甚至漠视法律的举动所折射出的道德建设缺口。
杭州的惨烈车祸并非孤例:6月30日晚在南京,一名醉酒司机撞上路边西瓜摊,沿途撞倒9名路人,6人遇难。去年5月在成都,醉酒司机孙伟铭在成都连撞4车,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据了解,4日晚的肇事司机去年5月至今有14次交通违法纪录;南京撞人司机3年来竟有80次交通违法纪录;而孙伟铭甚至根本就没有驾驶证。
触目惊心的违章纪录引起了人们对“车德”缺失和监管不力的愤怒。舆论认为,法律对类似行为的震慑力和效用失之疲软,而正是交通违法的成本过低,助长了愈演愈烈的酒后驾车、闹事飙车等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
法学专家、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说,解决此类乱象,应对交通驾驶员进行有力的约束,提高违法成本,加重处罚。同时,在符合法理的情况下,适当对刑法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
此外,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是不是充分考虑到行人安全也广受指责。市民认为过马路只有斑马线而没有红绿灯不能真正保障安全,而交警部门担心的是太多的红绿灯会加剧本来已经让他们头痛的交通拥堵。
飙车导致谭卓死亡的胡斌年仅20岁,这位在校大学生日前刚刚开始为期3年的刑期。而他还曾在限速120公里的沪杭高速上有过时速210公里的违章纪录。
这种对于生命的漠视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并非仅见于此。
7月28日,在北京市东五环内环上,一辆半挂大货车越过中心隔离带后,撞上相对行驶的3辆小客车,造成7人死亡。而就在一些被困伤员焦急等待救援时,救护车、清障车却因为应急通道接连被过往车辆堵占而延误了宝贵的救人时间。
“其实,无论是开着轿车,还是开着拖拉机,都应该怀着生命关怀意识上路,带着风险和责任意识驾驶。”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说。
他强调,机动车驾驶员对自己承担的责任要有充分的认知。对生命不可重复的认识,对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是为人的一个基本意识。这些,也正是当下某些人所缺乏的一种意识。
漠视生命的后果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对抗。人们看到,每每在类似的恶性交通事故之后,舆论都会激起巨大波澜。肇事司机难逃“人肉搜索”,法律公正和社会公平也受到极大挑战。
更有人直接诉诸过激的现实行动。为了“给无德司机一个教训,同时期望引起轰动效应,让政府、社会关注斑马线安全问题”,兰州的一位古稀老人用砖头砸向了那些在斑马线前不减速和闯红灯的违章车辆,直到4个小时后警察赶来才住手。
观察人士指出,在用更完善的法规刚性制约个人行为的同时,物质上迅速现代化的人们,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让自身的道德素质与现代社会相匹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