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0日讯
杭州半山石祥路和临丁路交接口有座古桥,住在附近的居民们都叫它“衣锦桥”。为了防止台风带来强暴雨,这些天“衣锦桥”下的古运河上塘河开闸放水,水位慢慢下降。
随着水位的下降,衣锦桥底下竟然露出了一块块青石板。“这应该就是以前的古纤道啊!”住在古桥附近的居民杜先生挺兴奋。
站在岸边望去,桥底下一条大约二三十米长的古纤道赫然在目。它由一块块厚达50厘米左右,长近3米的青石板拼接而成,经历了几千年河水的冲刷,古纤道上青石板依旧青绿如初。“这么大块青石,起码得有几千斤重吧。”
说到古纤道的来历,杜师傅娓娓道来,“古时候可不像现在的船有马达推进,那时候装载重物的船要前行光靠桨可使不上力,于是就有了拉船的纤夫,纤夫在贴水而过的纤道上拉绳,大船才得以在河里缓缓前行。
“我们小时候那会儿,河道还没改,河水水位也没像现在这样深,我们一帮小孩就喜欢在桥下的纤道上乘风凉,到河边捞个小虾小蟹的,生活蛮惬意。”老杜说,后来河道改造,加上河堤加高,河水水位慢慢地上涨,古纤道就这么隐匿在了清清河水中。“现在的小年轻哪还知道呀。”老杜挺惋惜。
今年60岁的倪师傅从小就在这长大,他还是拱墅区皋亭文化研究会的会长。“衣锦桥最早是建于唐僖宗二年,距今有1300多年了。上塘河通往海宁方向,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半山这一带居民吃的粮食、水果都是通过这里运输的。在时间顺序上,大致应该是先有衣锦桥后有纤道。”倪师傅说,以前这里可热闹了,桥上下来有一个山门,通往半山的娘娘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桑秧会、三月初三蚕花节、五月初一半山娘娘诞辰,这里都会有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