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逛浙江美术馆 我们为你提供四条实用攻略

2009年08月1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展览馆门口有禁止拍照等警示标志

   浙江在线08月11日讯 前天是浙江美术馆开馆第一天,参观者流量已过万。昨天是星期一,按例是博物馆休息的日子,但浙美考虑到刚刚开馆,所以依然开馆,大风暴雨仍没能减退市民和游客的热情,昨天,展厅里的人群络绎不绝。

  经过两天的采访,记者发现,很多杭州老百姓在第一次面对自己家门口的这座“美术豪宅”时,碰到些小问题。因此,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特意奉上四条实用攻略,希望在大伙参观的时候用得上。

  展厅温度不会超过22℃:

       带件外套,穿夏装会“扛不牢”的

  迄今为止引进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米罗作品展,吸引了很多人特意赶来参观。不过,展厅门一打开,大家都冷不丁地打起哆嗦。穿着吊带、背心在里面呆上半个多小时,的确有些扛不牢。不单是米罗作品展的展厅,其他展厅的温度也不是那么“体贴人”。参观的人大多都下意识地用手掌摩擦手臂来取暖。

  一位年轻的妈妈从随身携带的大包里掏出一条大毯子,索性把宝宝裹了起来,只露出个脑袋。她跟记者笑笑:“太冷了,怕孩子吃不消。”

  “展览米罗作品的展厅是全馆里温度最低的,18—22摄氏度。因此温差感觉会明显一些。”浙江美术馆业务一部主任尹舒拉说,展馆里有6个是恒温恒湿的展厅,米罗作品展的展厅属于其中一个。

  米罗作品展的146件展品均来自米罗基金会藏品。浙江美术馆引进这次展览是按照国际标准,“展厅的温度要在18度至22度之间,湿度要在55%到65%之间。”尹舒拉告诉记者,国际上对艺术品的要求很严格,甚至不达到标准就不能开箱。

  或许,这样的环境对你来说,不太舒适,但这就是一个让艺术品感到舒适的环境。

  工作人员最怕听到“咔嚓”声:

        手下留情,请不要拍照

  在很多展览,工作人员最怕的是展品被摸。但浙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现在最头痛的是展品被闪被拍照。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人拿着相机在转悠,还有人用手机拍照的。

  小刘在展厅里管了一天,也跑了一天。“见到有人掏相机的,我就得小跑过去。不过,很多时候没办法,他们‘喀嚓’起来比我的动作更快。”小刘说,十个参观者,有八、九个会对着展品拍照的。“一般,大家都是听劝的。不过也有个别‘老油条’跟我‘躲猫猫’。只要我没看到,他就一通猛拍。”

  事实上,每个展厅都有贴告示,提示参观者不要拍照。但很少人这么做。为什么不能拍照?

  尹舒拉给出解释:“拿米罗作品展为例吧,按国际惯例,展厅的光照度不能超过50勒克斯。而拍照时的闪光,光照度远远超过50!这是什么概念?你想,平时我们白天室内的光照度是超过100的。强光会打破恒温恒湿的陈列环境,作品的颜色褪得很快,人为加速了作品受损。”

  那么不打闪光能拍吗?“不行!”尹舒拉说,即使不用闪光灯,其中也牵涉到作品版权的问题。“很多人想拍了照回去慢慢欣赏,我们也能理解。但喜欢艺术,总也应该去保护艺术品。美术馆也希望今后让更多的人看到原汁原味的作品。”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尹舒拉也通过本报呼吁大家手下留情。

  在角落里休息的老人成为风景:

        吃饱些再去吧,逛馆也是体力活

  开馆两天,很多人已经领教了浙江美术馆9000平方米的陈列展览面积。尤其是一些老人,逛完一层就吃不消了,赶紧找个地方喘口气。馆里的长凳倒成了抢手货。而老人家在角落里闭目养神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难怪,单单就二层来说,4个展厅加起来,面积就达到2000平方米左右。

  家住艮山门的方金新大伯冲着黄宾虹书画特展,带着小孙子赶来。刚开始还兴致勃勃地和小孙子讲讲黄宾虹的作品,后来吃不消,也就让小孙子去儿童美术天地玩,自己在椅子上坐下来,“年纪大了,休息下再看看。”

  所以,大伙去美术馆之前先保证了自己的体力。如果家里有老人结伴去,要多照顾一下。另外,美术馆禁止带水和食物进展厅,这也是为了保护展品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

  按照国际惯例:

        周一闭馆,千万别白跑了

  按照国内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惯例,浙江美术馆周一是闭馆日。这个大家一定要留心了。不然白跑一趟,扫了兴致。

  为什么昨天还是开放?馆长马锋辉表示,鉴于美术馆上周日开馆,为了保证参观者在开馆期间能及时尽情地欣赏艺术的美,所以尽管昨天也是周一,却仍向公众开放。“这是一个特例,以后逢周一是闭馆的。”马锋辉说。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屠悦 实习生 李萌 摄影 魏志阳 李震宇 编辑: 施宇翔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