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峰镇地形图 李怡然 绘
浙江在线08月15日讯
一身橙色的救援服,背上写着同样的字:杭州消防。他叫陈东海,也叫倪飞、王贤才、刘建宁,或者姜政……在刚刚过去的14个小时里,他们唯一的动作就是搜救,不停地搜救。
11具遇难者的遗体,都是他们一一从废墟中轻轻抬出,放上担架,送到救护车中。令观者感动的是,这些人走的最后一程,因为他们而有了尊严。
在因11条生命突然消逝而变得格外冰凉的雨夜,这些跃动的橙色身影,让我们在心痛的同时,感到了一丝丝安慰和温暖。
消防兵吴狄
山上一掉泥块,就赶紧敲锣
“咣!”一声响,吓了所有人一跳。循声望去,那个敲锣的小伙离记者10米远,一手拿锣,一手拿锤,眼晴直勾勾地望着对面的山,一动不动。
出于好奇,记者问边上警察:敲锣做什么?对方说,你没看见啊,那山上还不停地往下掉泥块,下边可都是抢险的人呢。
敲锣的是一名消防战士,名叫吴狄,岁数很小。
出事的那座山和那幢房子,和记者站的一边,中间隔着一条十多米深的溪沟。探照灯照着对面滑坡了一半的山和山脚下抢险的消防战士和警察。“你看得清楚吗?”“盯住了就行,一要听声音,二要看动静,特别是滑坡面上保留的小树。”
吴狄说归说,眼睛却总是盯着前方,人站得笔直,动也不动。
的确是危险。我此时仔细看着对面:最上边是刀削一样的断壁,接下来是被泥石流击碎了的房屋,它形成了一个陡峭的山腰,而最下面,便是消防官兵。“如果再滑坡,那救援的人就有被埋的危险。但我们又必须抢时间,让小吴敲锣提个醒,也是迫不得已。”临安消防大队黄教导员一边指挥一边解释,只要他听到锣声响,便会立即让队员停止手中活,抬头观望。
“咣!”大约凌晨4点,小吴的锣声又一次敲响。锣声后,只听得“哗啦啦”一阵作响,被埋那间房的左边塌了一大块。
挖机手阿强
那么大的铁爪子,就是他的手
听人说,他叫阿强,因为无法接近,他并没有时间和我们对话。只知道他是一位挖机手,从昨天凌晨4点,到下午4点,他像是一个表演者,在充满险情、埋着11位兄弟姐妹的滑坡上,精彩地操纵着他的把手,直到把一个个失踪者找到。一位整整在现场看了10多个小时的王阿姨说:那么大的铁爪子,像是他手的一部分。
轻轻放下,他让铁爪子触碰到那些废砖碎石,一层层地剥去表面的尘土,生怕碰到下面的那个生命。但是,一旦确定了地下没人,阿强便大斗大斗地挖土,向前搜索。
整个山坡大约和地面成60度,感觉阿强的挖机几乎快要掉下来了。阿强一遍遍地去掉表面的碎木块、碎砖后,扒开山顶滑下的黄泥。突然,一断石墙露了出来,紧贴墙壁,阿强像是发现了什么。由于这地方消防队员无法使力,他只能用翻斗边上的二三只爪子,一点点地挖开堆积物,终于,一具遗体出现了。
挖、提、翻、拉、吊……所有的动作,像是一位高手在玩提线木偶,将近12个小时不间断的开挖,遇难者一个个被发现。
消防兵群像
停!时刻紧盯着挖机的他们,会同时用双手做一下停止的手势。只要看到遇难者,他们会一同赶过去。对岸的人清楚地看到,他们都是用手清理着死者身上的泥和砖,接着,有人找来一块布,或者一床被子,轻轻裹在死者的身上,然后放上担架。
在墙角下,或者尸体埋得深,衣被没法裹身时,会有人双手拉开一块布,将死者遮挡。在这块布的遮掩之下,战友们将遗体抬上担架,再轻轻盖上被服。
“他们都一夜没合眼,还做得那么仔细。”村里的老伯老太们看着,眼睛湿润了。
出事点对岸有户村民,房子宽敞,也安全。从昨天凌晨3点起,记者一直进出这间屋,我们发现,这屋里聚着10多位大伯大妈,他们不停地烧菜烧饭,端茶递水。“来来来,吃碗饭吧,辛苦了。”只要是参加救援的,只要是到了现场的,警察、消防队员、村民、记者,大伯大妈们都一一管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