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踏平坎坷成大道 天台县“一号议案”破难攻坚纪事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 天台山国赤景区旁,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初具雏形。历经两年半时间的攻坚,60省道西演茅至两亭巷段改建工程终于从图纸上走了下来。然而就在半年前,谁也无法想像工程前期工作何日能走出困境。

  进入天台山核心景区,几乎没有不经过60省道线的。然而,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贯穿城区的省道线早就不堪重负,广大市民呼声强烈。

  天台县委、县政府早就把改建工程摆到了议事日程上,于2006年9月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并在2007年初举行了开工典礼。然而,由于沿线群众思想认识没有统一、土地征用难、历史遗留问题多、村内积累性矛盾突出等原因,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一波三折。

  破解难题,推进发展,成了检验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今年初,县政府将该工程列为年度重点项目,县人大常委会将它列为“一号议案”。县四套班子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参与协调,与群众面对面。各级干部主动跟进,积极有为,一举扭转建设进度滞后局面,基本上扫清了前进路上的障碍。

  用最大的决心向困难挑战

  加快建设如箭在弦,破解难题时不我待。2009年年初,该县就把2009年定为“交通建设年”,决定强势推进60省道西演茅至两亭巷段改建工程等“三大工程”。

  60省道西演茅至两亭巷段改建工程总投资1.36亿元、全长5.8公里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在赤城街道的辖区内,需要征用550亩土地,拆除房屋5000余平方米、临时建筑5880平方米,迁移坟墓475穴,涉及22个村居、单位。

  为了工程进展顺利。县委书记徐鸣华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将60省道改建项目当作学习实践活动中破难攻坚的重点对象,敢于碰硬,敢打硬仗,以破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树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亲民为民、敢于负责的良好形象。

  县长黄继满多次到现场办公,帮助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他要求各部门合力奋战,尽可能提前完成工作目标,为其他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树好样板,鼓舞信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也通过组织代表、委员视察,对工程建设表示关切,并给予大力支持。

  担任工程建设总指挥的副县长许世斌更是把指挥部当成了主战场,靠前指挥,耐心地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面对面宣传解释,面对面沟通。

  两年前成立的政策处理指挥部汇集了从街道、部门抽调的21名同志,在征迁工作中,受苦受累受气是家常便饭,但大家从无怨言,埋头苦干,时时处于“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工作状态。

  用最深的感情赢群众支持

  工程所需的土地资源都在老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化的扩张,稀缺的城区土地资源异常“金贵”。然而,该县综合各种因素,定下的水田征用价最高为4.2万元/亩,旱地、山地更低。

  征田难摆在面前,怎么办?指挥部提出了“资金不足感情补”的口号。街道办事处主任、指挥部负责人陈益军说:“我们用尽千方百计,讲尽千言万语,经历千辛万苦,归根结蒂,就是在政策处理工作中,处处体现一个‘情’字,做到先交朋友后办事!”

  桥上居民朱营舟在这次征迁中涉及的田地有2亩之多,若是用于商业开发,他的收益可不是个小数目。当街道干部上门来做工作时,他不是一口回绝,就是避而不见。工作人员没有泄气,还是像走亲戚一样时时登门走访。一次,指挥部同志在得知他生病住院后,分批次到住院部去探望他,送去礼物,在病床前跟他谈心。朱营舟终于被打动了。

  被打动的岂止是一个征迁对象!

  起初有所顾忌的人大代表、党员现在站出来了!他们从大局出发,凭借个人威望,不遗余力地支持整个工程的和谐开展。

  用最新的思路破难题症结

  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一次次地锤炼着干部的意志和斗志,难题的一个个破解又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的干事和处变能力。

  民丰村三队是一个令指挥部倍受煎熬的堡垒。这个队有几个队委,却没有队长,一直无人管事,找谁谁都说了不算。一些村民出于对失土的恐慌和对有关政策的误解,几次三番阻挠工程进展,给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走进矛盾要勇气,破解难题靠智慧。

  街道办事处多次找队委磋商,大家推三阻四,无意配合。能不能把队里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呢?街道党工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三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由支部来协调队里的征迁事项。

  为了统一思想,街道领导分头找党员谈心,几经努力,终于把一盘散沙凝聚了起来,三队问题终于艰难破局。

  在征地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当属历史遗留问题及各种积累性矛盾。群众急、难、愁的事看在了干部眼中,记在了干部心中,大家紧抓住民生问题结合点,迎难而上,着力化解难题。

  赤城街道干部摆出“新官理旧事”的积极姿态,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科学运用“民生项目制”的方法,将遗留问题列入街道的“民生项目库”里,一件一件帮助解决落实,使村民、村干部从内心感受到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和惠民的诚意,从而推动了征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用最硬的作风塑干部形象

  接到笔者的约访后,赤城街道副主任戴小平本想大叹一番苦经的,送走一批群众后,他却一支烟抽个不停,面有尴尬地说:“我有点静不下来,头脑里都一片空白了。”

  在征地工作当中,这个不想多说些什么的基层干部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了许多群众。桥上村支书许仁仲感慨地说:“他一日不论次数地给我们打电话,还不分白天黑夜地到我们家来做政策宣传。人心都是肉长的。再不配合他们做好工作,我们自己都感到过意不去了。”

  赤城街道城建办的陈达河有着十几年的城建工作经验,不管是拆迁、征地、算账、复核对账,还是解决疑难问题、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帮助有关单位解决遗留问题、办理有关手续,他都带头参与,从不推辞。

  工作初期,一些征地对象根本不愿意指挥部到他们的地块去指认,退休干部沈世年就利用中午大家休息时间,找人去指认,仅此项工作,老沈像“侦察员”一样,不动声色地做了好几个月。

  干部向一线冲刺,难题在一线破解。他们一路走来,与群众打成一片。实干、苦干,加巧干,干部的睿智与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检验。面对这样一群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干部,村民们理解了,体谅了,支持了。

  挖土机挥舞着“大铁臂”,工程车往来穿梭,施工队加快了工作节奏。路,在推进,在向前延伸。干部的良好形象,在这里得到彰显。

11.30:玫红系girl
11月28日杭州周末街拍
11月27日杭州原创街拍
浙江传媒校花李晞媛
11月23日杭州原创街拍 街拍客最潮装备
杭州银泰店庆街拍美图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