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5日讯
每天有老人轮流值守,过往路人尽情喝,不用一分钱——这个免费凉茶摊已在临海望江门古城墙边摆了19年。
凉茶免费喝
8月19日,记者来到临海望江门,在古城小学对面找到了这个凉茶摊。凉茶摊很简单,一间放茶水的小屋,一张小桌,一条长凳。小桌子上还摆了四五杯倒好的凉茶,上面盖了一块方形的玻璃片。最显眼的,就是一条挂在凉茶摊上方的红色横幅:“献爱心,送凉茶。”
看记者走过来,凉茶摊的一位大妈赶紧递上一杯茶。记者喝了一口凉茶,发现有股淡淡的清香。“好喝吧,这茶是加了薄荷叶的,清凉解暑。”大妈笑着说。
此时,拉着一车水果的车夫李师傅走到茶摊前要了一杯茶。“咕咚咕咚”一杯下了肚,李师傅一手擦擦汗,一手把茶杯递了过来:“再来一杯。”
李师傅已经在这喝了四五年了,每年夏天基本上每天都会到茶摊喝杯茶。“这里的茶不要钱,很香,很解渴。”说完,李师傅拉着车走了。
老人轮流看守
茶摊有两位大妈看管。其中一位叫章凤飞,今年53岁,是一名退休职工。
章大妈说,凉茶摊是临海总工会退休职工学习协会办的,她就是学习协会的成员。“我是第一次来看茶摊。”凉茶摊每年从7月10日摆到8月28日,每天由两名成员看管,而学习协会有700多名成员,所以老人们一年或几年才轮到一次。
章大妈告诉记者,参加义务送茶的老人年龄最大的都快90岁了,最小的也有50多岁。“我算年轻的。”章大妈说,虽然没有一分报酬,但大伙都很乐意做。
凉茶摊每天上午7时开始,下午5时结束,轮到值班的老人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
茶摊里有一本日志,上面记载了每天的天气、喝茶人次等。记者翻看一下,基本上每天都有二三百个路人到这儿喝凉茶,台风“莫拉克”期间人数比较少,但每天也有30多人。
“一天都不会间断的,每天至少要喝掉6桶凉茶。”章大妈说。
最初只为造桥工人送水
记者找到了临海总工会退休职工学习协会会长王献水。他告诉记者,茶水摊是从1991年开始办的,最初只是为造望江门大桥的工人送水。
当时,学习协会的几十名会员凑钱买矿泉水送给那些造桥工人,但这不是长远的办法,老人们就自己烧水,在望江门摆了个茶摊,让工人们免费喝。
望江门大桥造好后,来往的人很多,特别是进城卖菜的农民,在大热天里挑着重担、拉着车子,很需要喝杯茶解解暑。于是,老人们把凉茶摊继续摆了下来。
“现在到茶摊喝茶的人很多,有菜农,有出租车司机,有学生,还有附近的一些居民。”王献水说。
王献水告诉记者,一个夏天摆下来,凉茶摊要花费3000多元。他们雇了一名工人专门负责烧茶,煤、纸杯也是一笔开销。
摆茶摊的资金从哪里来?王献水说,协会会员每年都会捐钱,还有一些是路人捐的。今年,会员们自发捐了9500多元,路人捐了2000多元。
路人也感动了茶摊老人
小小的一个茶水摊,感动了不少人。记者注意到,茶水摊的日记本里不仅记录了喝水的人数,还记录了路人捐款的款项以及路人想说的话。
“7月30日,永丰镇,两夫妇捐款200元。”王献水说,这对老夫妻是进城卖玉米的,听说凉茶摊免费摆了19年,非常感动,二话不说把卖玉米的钱给捐了出来。
王献水说,这样的捐款今年已收到26笔,总金额为2182元。
最让王献水感动的是,6年前,临海大石的一位退休老教师徐官秋,他获悉这一情况后,特意步行30多公里,捐了104元钱给凉茶摊。“我52元,老婆52元,一点小心意。”
王献水说,自此每年暑假,老徐都要来捐一次钱,一直持续了4年,直到他去世。
除了捐款,记事本上,更记满了路人对凉茶摊感激的话。
“喝茶不收钱,服务呈笑脸,天下此事少,只有在临海。建设新文明,还要靠老年,奉劝天下人,个个学老人。”一位外地的游客,参观古长城经过凉茶摊时,留下了这么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