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谋划、宏观指导和具体实施,打破政策壁垒,完善工作举措,积极培育适宜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滋养人才的大沃土
秦曙光,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线钳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因其工作业绩突出,今年参加了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顺利选到了一套位于三堡的136.9平方米住房。现在他只要再付20多万元,就能从他那生活了20多年的50多平方米的旧居中搬进宽敞的新家了。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钳工,要不是市里厂里对我的重视和培养,这辈子恐怕都没能力换新房了。这也使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定要为企业、为杭州发展多作贡献。”秦曙光提起这事很感激。
杭州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环境和人才。人才的背后,说到底是环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多次强调人才环境对于杭州的重要意义。
——破解各类人才的“住房难”这一共性问题,是杭州营造人才环境的首个“撒手锏”。2007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大力实施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住房保障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立体式、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住房保障网络。如,对大师级人才,每年提供200套景观别墅房,前5年租金全免;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每年建造300套限价专项住房;对来杭创业、工作的海外留学人才和高学历人才,每年安排300套左右人才经济适用专项住房……
——开展杭州市杰出人才奖评选活动,这是全市人才奖励的最高奖项。2006年首届19位获奖者中,既有马云这样的一流企业家,也有草莓种植的“土专家”吴东良,市委、市政府对每位获奖者给予隆重表彰和20万元奖励,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近期,第二届杰出人才奖的评选工作开始启动,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制定民营企业家健康体检和疗养休假制度。2007年以来,徐传化、马云、李书福等150名杭州民营企业家,每年都接受市委、市政府安排的专项体检和疗养休假。“几百元的体检费虽然不多,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关爱,也让我们民营企业家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使我们拥有更好的体魄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杭州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爱琴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吸引人才的大智慧
“美丽的杭州欢迎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到杭州工作、生活、创业和发展,我们一定竭诚为大家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做好服务!”当地时间2009年4月12日下午,美国“硅谷”皇朝大酒店会议厅人头攒动,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李震范正在向海外留学人才介绍杭州情况,并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招聘现场,高新区、杭师大、杭州地铁集团、杭州银行……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摊点前都围着许多人,不时有人坐下来咨询、洽谈,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这是我市远赴重洋广纳贤才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比较缺少重大的战略性科技工程项目和大院大所,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事业舞台偏小,是我市人才工作的“软肋”。为克服这一“瓶颈”,我市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瞄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打出了一套广纳贤才的漂亮“组合拳”。
——连续五年到北美、欧洲、澳洲和日韩地区招聘留学人才,先后在德国、美国设立了人才引进联络处;
——大力打造留学人员创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载体;
——积极推进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的战略合作;
——引进大院名所在我市建立分院或分所;
——投资100亿元积极支持杭师大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
——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实施钱江特聘专家计划;
……
最近,杭州又在积极筹备浙江杭州首届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
筑巢引凤的一系列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韩美林、余秋雨、陈祖芬等三位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名人,被授予首批杭州“西湖艺术家”称号,他们都在以己之力推动杭州文化的发展。对此殊荣,三位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大师感叹:“这是杭州甩出的又一个令业界瞩目的大手笔。”陈蕴博等4名两院院士,王健和夏建统等一批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也纷纷来杭落户创业。仅2007、2008两年,全市共引进硕士7553人、博士431人、国外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200多人。
培养人才的大气魄
“今年,市本级安排的各类人才专项资金达到了1.2亿元,其中人才培训经费超过4000万元。这样大的投入,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4000万元。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市委组织部牵头实施的一系列人才培养的大项目、大工程。如,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实施“131”培训工程,目标是培养100名45岁左右的在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00名40岁以下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40岁左右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多次组织“131”培养人选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接受中长期或短期培训;根据杭州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等领域发展需求,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
同时,党政人才国外MPA培训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6培训工程”、高技能人才“815”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125”培训工程等,也在积极实施。近年来,杭州还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培训的范围,又启动了“万名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十大特色潜力产业杰出人才发现计划”……
大投入换来的是大回报。据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8年底,全市人才总量已达到122.36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9.6%,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1536人。目前,全市各类人才共为杭州带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0多个,今年已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至少有50亿元来自于外来人才的创新贡献,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迅速推进,为杭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