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人吃不饱、穿不暖,天天过着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奔小康。以前,泥泞小路蜿蜒伸,低矮草棚煤油灯;现在,条条道路通家门,座座高楼既宽敞又明亮。以前,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学的知识少;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深入人心,农村娃“鲤鱼跳龙门”……建国60年,我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来越快,农村展现出勃勃生机,不由让人们由衷地感叹:生活越来越美好!
以前:生活艰辛 思想陈旧
“上世纪60年代,从我们家到镇上要走5公里的路,50分钟才能到。”大云镇缪家村52岁的村民郑发勇回忆说,以前农村交通闭塞,出行基本走泥路和水路。交通不便,村民思想很落后,生活千篇一律。“生产队统一种粮食,粮食产量高时还好,欠收时根本没的吃,就吃糠粑粑、马铃薯等。过年时,一碗肉从大年初一可以放到初十,只能看着,谁也不敢碰。”郑发勇说,那时村民得病了,没钱治,就向生产队透支。全村都很穷,郑发勇家9个人挤在3间很小的草棚里过日子。“环境不太好,草多,蚊子也多。农民还将生活垃圾往河里倒,甚至有人将死猪扔在河里,使原先干净的河水越来越脏。”郑发勇说,不管生活环境如何艰苦,民风还是很淳朴的。“每家的大门白天都敞开着,没人会进去偷东西,其实也没有东西可偷。”郑发勇幽默地说。
到了1975年,17岁的郑发勇与同村几个人偷偷做起了豆芽菜生意,并卖到平湖、嘉善县城和西塘等地,积攒了一些钱。可那时经商是不被允许的,只有极少数大胆的人在偷偷尝试。
现在:生活更上层楼
“如今,水泥路、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出门都靠‘轮子’了。”郑发勇高兴地说,开电动自行车10分钟不到就可以到镇上,比原先步行快了40分钟。路变宽了,人们生活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走进大云镇缪家村的新农村住宅区,农民别墅鳞次栉比,水泥路四通八达,绿化、排水设施一应俱全;别墅内装修考究,各种电器设备也是应有尽有。别墅外,村民种上了自己喜爱的蔬菜和花卉。集聚在此的400余户人家,一出门还可享受到便捷的服务。“菜市场就在小区内,以前到菜场要十几分钟,现在2分钟就到了。”有村民这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新农村内建有综合楼、托儿所、文体中心等配套设施,水、电、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宽带网络全部接通,还安装了监控设备和路灯,配套设施与城里无异。
村民小陈因为宅基地复耕搬进了新农村,从原先的2层楼房换成了4层的别墅,一楼用于出租增加了家庭收入。小陈说,搬进新农村,原先的邻居还是邻居,邻里关系依然和谐。小陈的父亲今年66岁,去年12月他为父亲缴了10665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年起就可享受到每月125元的保险金。
大云镇缪家村以露地、大棚蔬菜以及鲜切花为特色农业,村里积极引导农户种植新品种、高附加值农副产品。农民通过培训,依靠科技和勤劳致了富。大云碧云花园规模逐年扩大,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还解决了当地部分剩余劳动力。现在,除了农业种植外,部分村民靠“走出去”闯出了另外一片天!
链接:解放前夕,我县各地残垣断壁,房屋简陋,农民住宅多为草房。解放后,农民的住房从砖木瓦房和竹芦草屋,到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楼房,再到现在的三四层农民别墅,农民住房有了大变化。
解放前,农村居民以饮用河水为主。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以饮用井水为主。1983年,丁栅乡张安村建成嘉善农村第一座“三池一塔”的自来水厂。到1990年底,村级深井自来水厂已建成33座,年供水量为172.65万吨,受益人数达16.57万人。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劳动就业、城乡社会事业、城乡社会管理等5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和综合服务设施配套等“五化一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已实现全覆盖。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县78.37%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同时,以“百姓课堂”、镇村级简报、远程教育等形式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从原来传统的、静态的农耕农民逐步向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转变。
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及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