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普陀区干镇新建社区农民打造艺术创作基地
2009年09月0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讯 普陀区干镇新建社区,是一个地处舟山本岛深处的不起眼的小山村,却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小有名气,许多专家、教授纷至沓来,为这个“海岛艺术创意谷”而陶醉。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豪情满怀地说:“我们乡下人敢登大雅之堂,要把这里打造成全国艺术院校实习基地。”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感受到群山环绕、溪水长流之间,空气中满是沁人心脾的果香,混杂着泥土的淡香,葱翠欲滴的樟树夹道而迎,山坡上满目葱郁,偶尔点缀着几抹淡淡的红叶,到处呈现勃勃生机。
换种方式搞经济
新建社区2004年底由黄沙、里陈、南洞3个自然村组成。村里的壮劳力大多以做泥工、木匠为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外出务工者找工作难了,家庭工厂的订单也少了。“要使社区里500余户农户走上一条稳定的致富之路,需要另辟捷径。”社区干部苦苦思索。这几年,社区开过服装厂,造过厂房搞租赁,种过经济作物等,但都形不成规模效应。
“工业经济要转型,农村经济也要转型。”今年初,祖籍舟山的宁波城市学院一位教授回老家,余金红请对方提些发展建议。这位教授实地察看环境后,提出搞艺术类写生基地,让国内的艺术学院大学生到此采风、写生、交流创作等,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淳朴民风,让青山绿水“生钱”。
“这主意不错!”余金红了解到,目前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有30余万人,专业涉及美术、设计、建筑、舞蹈、编导、摄影、音乐等艺术门类。按课程规定,这些学生每学期都要走出校门实践,实习周期平均为15天,基本吃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
受到启发,社区干部随即奔赴安徽等地考察,萌发了在家门口建一个“海岛艺术创意谷”的念头,得到镇里支持的同时,请全体村民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听说陕西艺术院校相对集中,社区干部又千里迢迢赶到西安,拜访13所艺术院校的负责人,介绍创意谷的规划和设想。最近,这些艺术院校负责人专程来到新建社区考察,并对“海岛艺术创意谷”项目作了论证,有几家院校还与社区达成合作意向。
要让村民得实惠
今年4月18日,“海岛艺术创意谷”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宁波城市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300名师生在新建社区进行为期一周的采风写生。
15户村民接待了这批客人。在里陈241号,葡萄架、竹亭装缀院落,花花草草布满房前屋后,环境幽雅。主人顾国蓬告诉记者,这次他共接待了40名学生。每位学生每天交20元饭钱,由他负责提供一日三餐。他笑着说,每天有100多元的赚头。邻居邵荷青家也接待了20名学生,她说:“蔬菜都是自家种的,一星期下来也有千把元收入哩。”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村头开小店的周国信老汉:“很多大学生来买东西,本来我一星期进一次货,现在一天要进6次。”大家说,等这个项目正式启动后,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其实还有很多项目可以做,如学生们要上网,但我们这里没有网吧;学生们喜欢唱歌喝酒,可社区没有酒吧、歌厅,还有书吧、休闲馆等,这些都是今后发展的项目。”社区干部们看得更远。
艺术改变山村旧貌
独特的海岛文化、秀美的乡间景色、热情的招待,让前来写生的学生流连忘返,也让村民的理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南洞自然村路边,64岁的村民周彩堂正忙着改造自家的二层楼房。“你看,现在围墙上安装了木栅栏,墙面上贴了仿古砖,楼上阳台上添设了花木格,楼顶两边还建了海岛马跳墙,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哩。”一旁的村民叶高明说:“就是,我家四间楼房都要装浴室、卫生间,以后要给学生住,自己住也方便,不用跑茅房了,卫生着哩。”
陪同的社区干部介绍说,结合旧村改造,南洞原有的院落式平房,将改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海岛石屋,既保留乡村特色又显示现代气息;里陈的旧房屋将改造成具有各地代表性的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北的半边楼、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居、江南园林建筑等。村民们说,原生态的海岛休闲景观,可以让艺术家种地养花,垂钓散步,品尝海鲜美食,可以在山谷建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
据介绍,这里的石屋外墙粉刷后,要画上名师大家的海报作品和动漫作品,所有2万平方米的外墙将全部以手绘形式完成。山坳里将复建一条舟山老街,引入打铁铺、弹棉花等正在消失的行业,重现当年舟山人的真实生活。后山水库边建一座船博物馆,将舟山各个时期的木质帆船陈列于此。在大学生写生的淡季,将主推休闲度假路线,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胜地。
今年8月初,舟山南洞海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新建社区成立。他们计划用2年时间,打造一个以面向全国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主,综合建设艺术家休闲基地、“村官”培训实习基地、“休闲养身绿谷”和休闲海岛农庄。余金红说:“我们目标是明年大批量接待大学生,每年吸引3万人次的游客,社区农户在家门口经营就业,实现致富。”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谢国平 邵佳磊
编辑:
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