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帆 绘
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
站在中山路上,低头往下看,800年前的南宋御街、元大街、民国时的太平坊巷自下而上地排列着。这就是南宋御街博物馆的神奇之处,它会让人们和历史来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你会发现历史的足迹,不是在书中、在影像里,而就在你的眼前,顷刻间,内心碰撞出了猛烈的心跳。
今天,中山中路保护与综合整治指挥部的总工程师陈建国,带着我们走读中山中路的高银街至西湖大道这一段。这一段中,中山中路114号的六聚馆,也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吃过面的这个地方,焕然一新化身南宋御街博物馆。去年考古发现的南宋御街、元大街、民国时太平坊巷的断面,都将向人们展示它们的沧桑容颜。
中山中路82号、84-1号:生昌百货店旧址
开街后:重新招商
位于杭州中山中路82号、84-1号的“生昌百货店旧址”,门面是典型的西洋风,到了里面就完全走中式路线了。一楼的空间很是宽敞,后面还有一处窄小的天井,旁边则是上楼的楼梯。像生昌百货店等这些中山中路的商铺,基本上都是“下店上宅”的典型商业建筑特色。
开街后,这里会重新招商,今后这一带都是以经营流行服饰为主的店面。
中山中路90号:五洲药房旧址
开街后:重新招商
五洲药房旧址是一排高高的四层建筑,有七八间门面的宽度,排场很大。据说原本是三层的楼房,北侧一半的第四层楼是后面加上去的。当年,北边的一半是开五洲药房的,南边的一半租给了两浙商业银行。
其实,五洲药房是上海五洲药房的一家支店,1928年挂出的牌子。当年该药店推出的液体补血药“人造自来血”和固本肥皂一到杭州,就成了杭州市民疯抢的热销产品。
接下来,这里可能也要重新进行招商开店。
中山中路112号、114号:太昶鞋店、六聚馆旧址
开街后:变身南宋御街博物馆
中山中路112号的地下,去年曾进行了考古工作,发现了南宋御街、元大街、明清大街、民国时太平坊巷的部分断面。现在的南宋御街博物馆就在这原地建造,今后会向人们清晰地展示这些历史道路的面貌。
南宋御街博物馆展示的历史道路断面占中山路路面宽度的三分之二,施工点开挖了一个大坑。陈建国指着一条嵌在其中的半米宽的石条说:“这个是施工时的新发现,我听考古专家介绍,这厚厚的石条就是民国时期放在路中间的,原来的道路都是这样设计的。现在的中山路上,中间也铺着石条。”
据陈建国介绍,中山中路112号和114号就是南宋御街博物馆所占的这块地。查看资料,原来这里还是太昶鞋店和六聚馆这两个老字号旧址。当时的杭州,制作布鞋最出名的鞋店就是“边福茂”,制作皮鞋最出名的鞋店要数“太昶”,旧址就是112号。
至于旧址在中山中路114号的六聚馆,以经营宁式大面为主,黄鱼面、爆鳝面都很出名。据说抗战爆发前梅兰芳来杭义演的时候,就来这里吃过面,面馆为此还特地停业一天特别招待他,当天梅兰芳还称赞店里的面条做得好。消息一传,六聚馆也就火了。
中山中路116号: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开街后:重新招商
南宋御街博物馆的隔壁,是中国农工银行杭州分行旧址,现在老建筑还保留着,乍一看,房子外观没啥特别。
“你可别小看这幢建筑,它可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这在中山路当年的老建筑里是比较少见的。单造这幢房子就花了6万大洋。”陈建国指着墙面笑着说,“这个面砖叫泰山面砖,是掺合了石粉做的,很脆弱,保留到现在不容易啊。所以现在墙面清洗起来都非常小心”
这幢房子是1933年2月建成的,不过中国农工银行杭州分行在这里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到了1937年11月左右就因为战争迁往上海,1946年曾在原址复业。可是在1950年时杭州分行还是撤销了。现在我们看到这幢房子,目前是中国工商银行的一个营业点,今后这里也会重新招商。
中山中路136号、138号:新兴太橡胶店旧址
开街后:重新招商
新兴太橡胶店旧址是一个中式二层四开间的店铺,如今房子角落里还存有界石,上面刻着“德庆堂墙界”的大字。
据说,“德庆堂”房子的主人是胡雪岩的几位后人,民国时期将这里的四开间店铺租了出去。其中的两间是新兴太橡胶店,另两间是毛源昌眼镜店老板开的源昌橡胶店和新华橡胶店。虽然名叫橡胶店,但其实卖的是各种百货,只因当时橡胶制品比较热门。
在中山路整治前,这个四开间店面已经破败不堪。现在去看,二楼的混凝土门面和门前的卷帘门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木结构的内包阳台和门窗,里面的结构基本保持原样。以后照样会招进新的店家,大多以经营黄金珠宝为主。
中山中路212号:万源绸缎局旧址
开街后:重新招商
路过这里的市民,肯定看到过这幢门墙上写了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的“万源”二字的西式建筑。万源绸缎局问世于1883年,1929年左右是在拆了原店铺的基础上重建,是一座具有罗马风格的四层五开间大洋楼。
“万源”周边还建一些附属楼,颜色看起来差不多,不过这都是些近期建造的仿旧建筑。这次,在建筑的下面开发了一个地下停车场,估计有20多个停车位。现在房子都空着,等着招商过来的新店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