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记者 金敖生 通讯员 李苏英) 嵊州市黄泽镇有位农民叫徐孝德,自己生活十分节俭,而捐助教育事业却分外“气派”,21年共捐款43.5万元。
徐孝德今年57岁。1986年,他办了个毛竹粗加工家庭作坊,开始有了一些积蓄后,首先想到的是为教育“花点钱”,拿出在当时是个“大数目”的1万元钱,送到了黄泽镇校。此后,他每年都要向教育事业捐款。
徐孝德的小作坊是将毛竹粗加工成竹板,然后出口外销,利润微薄,尤其是近两年金融危机以来,经营更是艰难,因此他的生活一直并不十分富裕。他捐的钱都是一点点省下来的。他骑的是一辆旧自行车,身上穿的是地摊货。家里也没像样的摆设,都是10多年前的老家具,最现代的就是新装的空调,但为省电也很少开。
徐孝德为何如此热衷捐助教育事业?他说,自己小时候家境贫寒,只读了3年书就被迫停学去赚钱,在创业和生活中深感缺少文化的苦。他不愿看到下一代仍为缺少文化吃苦头,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他希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孩子们都能读上书、读好书。徐孝德说:“钱全用在吃穿上没多大意义,不如拿去干点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