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义乌警方巡逻时抓到一个可疑小伙子。警方从他家里搜出10多个金坠子,坠子上都是小狗小猪生肖图。
小伙子姓张,河南永城人,20岁,他说,这些金坠子都是他去超市“搞”来的。
8月中旬的一天,他去义乌一家超市瞎逛。在超市里,他发现一些幼儿脖子上都挂着金坠子,而且很多时候身边没有大人。张动起了歪脑筋。
第一次得手就是在超市,他通过尾随跟踪,发现一个小男孩很顽皮,“跟了近1个小时,小孩跟爸爸到收银台,又往里面跑。后来他跑到玩具柜这边,周边没什么人,我就拿出剪刀把金坠子剪掉了”。张说,他每次出手都会有收获,偷来的金坠子都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个体金店。
抢夺小孩的金项链并非个案。来自浙江警方的初步统计表明,全省8月初至9月上旬,针对小孩脖子上金项链的案件有150多起。
警方说,抢金项链案件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为什么目前针对小孩的案件上升?主要是因为4-5月小孩衣服穿得多,金项链没有露出来,后来天热了,很多大人喜欢晚上带着小孩出来玩,戴金项链的小孩就成了案犯首选。
60%的案件
都是硬拽走金项链
从全省来看,针对小孩金项链下手的,犯罪手段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张某这样的方式,用剪刀剪;还有一类性质恶劣,就是拽拉。
8月17日,东阳警方接到的一起针对小孩金项链抢夺的案子里,受伤的是8岁小女孩小兰(化名)。
当天傍晚,她吃好晚饭和小伙伴一起玩滑板,这时,有个男人在她们背后说:“你们滑得真好!”小兰刚要回头,脖子一痛,奶奶送的生肖吊坠不见了。
这类硬抢的案子,对小孩的伤害可不小,东阳吴宁派出所刑侦中队民警说,“小孩脖子上像被刀片拉开一道血痕”。
从全省看,以抢夺方式拽走小孩脖子上的金项链居多,占全部案件的60%,多是大人抱着小孩时发生的。
案发时段
分别在早晨和傍晚
从全省已发案件来看,案发时间集中在两个时段。一个是早晨,一个是吃过晚饭后。具体时间是早上6点—7点,晚上5点30分—7点。
为什么是这两个时段?
“这两个时段正好是民警吃早饭和晚饭的时候”,还有“路面巡逻警力还没全部上班”。全省警方目前基本都实行了错时工作制,做到“猫鼠同步”,在街上囤积了巡逻力量,但犯罪分子往往是有缝就钻的。
在早上的案件,受害人多是被爷爷奶奶抱着的小孩,小孩都为0-3岁的婴幼儿。案发在傍晚的,多为小孩和父母在一起。
主要案发地点
是人员密集的超市医院
此类案件,集中在医院、公交车站、超市、菜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药店和快餐店也有发生过。“这些地方人多,案犯容易藏在人群里。”
犯罪嫌疑人下手的对象,都是被父母等大人带着的小孩,年龄小于10岁。
据办案民警说,一般在超市、医院等地方的这类案件,案犯多采用的是剪刀剪的盗取方式,“因为这样不容易被发现,如果硬拉的话,孩子哭起来,逃起来不方便”。
但在菜场、公交车站等地,案犯多是硬拽,“因为周围环境,逃起来比较便当”。
从作案方式来看,这类案件往往案犯是1-2人,单干的居多,案犯往往是徒步。但也有查获到团伙作案的,一个负责下手,一个负责逃跑,一个负责掩护。
小孩容易受伤
缺少第一现场
警方说,这类案件中,因为小孩的皮肤很嫩,容易受伤(剪刀剪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戳伤脖子),如果是硬拉的抢夺,容易给小孩留下心理阴影。
此外,案件侦破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办案民警说,一般他们接到110指令赶到现场,已无现场可言。因为报警的大人往往不是第一时间报案的,如果是剪刀剪掉的,要过些时间,大人才会发现(小孩一般不会自己觉察到)。
如果是硬拉的,小孩受了惊吓,父母要问了情况才报案,这时,案犯早就逃之夭夭了。而受了惊吓的小孩一般很难准确讲清案犯特征。像上面的小兰,她根本说不出抢她项链的男人到底多大年纪,她只记得是个戴头盔的“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