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受金融危机影响颇大的瑞安市,去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11家。”9月17日,在“直播浙江——走进市县话发展”最后一站浙江瑞安,瑞安市副市长方晖告诉记者,作为闻名世界的温州模式发祥地,政府高招频出为民营企业解困金融危机,再度创造了一个“温州式神话”。
民营经济凸显瑞安特色 六大保障力促经济发展
方晖表示,民营经济是瑞安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民营经济发展大体上经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家庭工业、发展专业市场。主要特征为"小商品、大市场"。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率先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主要特征为"小资本、大合作"。第三阶段,从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到党的十五大,开展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核心的二次创业。主要特征为"重质量、塑形象"。第四阶段,党的十五大以后,进入由重点突破向整体推进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为"重创新、上水平"。第五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战略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特征为"增活力、强实力"。”
到2008年底,瑞安市民营企业总数近2.6万家,民营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占全市企业数和产值的比例均达99%以上,上缴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达80%以上,其中有100家民营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
方晖称,近年来瑞安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离不开六个方面。“首先是政府全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瑞安坚持把沿海产业带作为瑞安新一轮创业创新主平台、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先行区和新型城市化功能拓展区来抓。其次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传统行业提升方面,重点引导汽摩配行业向整车、部件发展,机械电子行业向装备、重型发展,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向高科技、新材料发展,促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第三是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突出扶优扶强,推进整合重组,培育上市资源。第四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来抓,加大政策引导,落实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在逆境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最后是狠抓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争指标、供土地、控地价"三个环节。”
民营经济发展遭遇瓶颈 四条锦囊妙计化险为夷
方晖表示,在新的形势下,瑞安市民营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比较优势开始有所削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首先是企业组织程度低,生产稳定性差。瑞安经济是以民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而这种民营经济又是以血缘关系、经验型技术、户及乡邻的示范带动,以及利用有限的政策空档发展起来的。这种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跨越家庭血缘的传统联结方式,向现代契约与法制联结方式转换。前几年我们进行了股份制改组改造,但是以家庭经济为基础,以血缘为媒介的联结方式尚未根本改观,有的企业仍然是"头年合伙,第二年红火,第三年散伙",无法展示现代规模经济应有的效应。其次是低层次过度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瑞安经济最大的特点是"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在同一个乡、村,家家户户生产同类产品。为了争夺市场,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竞销,许多产品利润率几乎降到零,甚至亏损,久而久之,断送了市场。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较大,再加上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部分企业厂长"小富即安""守财性经营"的思想比较严重,而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资本经营观念比较淡薄,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最后是资金、人才外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全国各地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出许多优惠政策,这对瑞安的企业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到位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面临的资金、人才外流压力比较大,对瑞安民营经济提出新的挑战。”
“从总体来看,今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更宽松、条件更成熟、前途更广阔。”方晖称,瑞安的民营经济正面临着一次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飞跃。
方晖表示,瑞安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首先是选择一批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做好提高工作,部分企业可以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完善其吸纳社会资产能力,促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走资本经营,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实现制度创新。通过几年努力,力争形成一批对全市或整个行业起明显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次是对现有量多面广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引导发展为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章程和组织结构,促进企业从依靠家庭血缘的传统联结方式,向现代契约与法制联结方式转变,保持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壮大和发展。最后是加快组建行业性企业集团,树立行业龙头企业,或把"一乡一品"分散的企业组建成一个专业化生产联合体,联合创品牌、联合搞质量检测、联合实施质量管理、联合搞人才培训等,使分散企业在某些方面有整体的优势。同时,强化监督管理,建立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把打假治劣、整治环境污染、反不正当竞争作为新时期的抓民营经济的重要抓手,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促使小生产经营摈弃"小打小闹"、"守财经营"的思想,促其"抱团成块",推进社会资产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加快行业集团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