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入学共享“同城教育”。
浙江在线09月23日讯
近两年,浙江的家长们欣喜地发现:不仅孩子入学的费用越来越低,而且家门口的“名校”也越来越多——在城镇,教育资源共享让城镇孩子与大城市孩子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在山区,村级小学被“名校”托管,农村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一批公办学校对外来民工子女敞开大门,让曾经的“留守儿童”在父母的身边接受教育……
让所有适龄孩子读得起书,并尽可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日前,本报记者来到杭州、海盐、嘉兴,采访了部分先行进行教育改革的典范。
杭州:城郊孩子家门口上名校
9月初,初二学生孙莉回到余杭闲林镇的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开学上课,作为余杭名校集团化工作的一项内容,如今越来越多的余杭孩子都可以像孙莉这样在当地跨入名校之门。
如何让城郊的孩子充分“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2007年开始,余杭区借力杭州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名校办新校”、“名校带弱校”、“名校加农校”的方式,开始组合名校集团。目前,余杭区已组建15个教育集团,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涉及公办、民办两种机制。
两年来,余杭先后引进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杭州绿城教育集团、杭州求是教育集团等杭州知名教育集团;引进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北山幼儿园、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名校资源。全区还有27所学校分别与采荷中学、长寿桥小学等结成互助共同体,学校间常组织教学研讨和学生联欢。今后几年,余杭区还将计划引进杭州保俶塔小学、杭州文澜中学、杭州中策职高、杭州师范大学等进行集团化办学。
在孙莉就读的余杭闲林镇,两年来先后有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金成求是小学等知名学校落户。原本一门心思打算把孙莉往杭州城区学校送的孙妈妈,在杭外官方网上看到金成集团和杭外共办的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招生简章,毫不犹豫地把女儿送到了当地这所学校,“能在本地就能上好学校,当然是好事。”
海盐:新居民子女喜读公办学校
前几天学校开学,从云南来海盐务工的黄英武带着儿子小威,来到公办的海盐县行知小学办报名手续,不仅没缴一分钱,还领了免费的爱心午餐券。“在这里读书,与本地学生完全一样。”黄英武掐指算道,孩子从小学读到初中,费用要比在民工子弟学校少花一万多元。
为让适龄外来孩子读上书、读好书,海盐从2004年起实行公办学校为主的新居民子女招生政策,县财政按小学人均100元、初中人均150元的标准补助学校。今年起,还对这些学生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学杂费,免收借读费。目前,该县96.4%的新居民子女已就读公办学校。
短短几天,小威已爱上了行知小学的校园生活,语音室、电脑房都让他感到新奇。“这里的条件比老家好多了。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小威高兴地说。父亲黄英武告诉记者:“孩子进当地公办学校读书,省了我一桩心事。”在许多地方,没有本地户口,新居民子女即使缴纳不菲的借读费,也很难挤进公办学校,而民工子弟学校每年上千元学杂费,让许多外来工选择将孩子留在老家。海盐公办学校向新居民子女敞开大门,对他们和本地学生实行“同城待遇”,并纳入县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黄英武说:“这下好了,孩子的学费不仅省了,教学质量也有了保证,我可以安心工作了。”
衢州:村小成为“择校”热门
开学已经一周了,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北二村党支部书记黄木古的电话依然响个不停,内容大致相同:帮帮忙,让我的孩子到你们村的小学读书吧。
“以前是本村的人找我帮忙,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现在是外村的人找我帮忙,想到我们北二村读书。”黄木古说,“区里推行的‘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两年就让我们这山村小学变成了山村‘名校’。”
从2007年开始,柯城区城区名校、强校陆续托管了11所农村学校,在2所初中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城乡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了基本统一,全区千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了城市的优质教育。
北二村的民族小学被衢州市“名校”大成小学托管,成了大成小学民族校区后,大成小学选配了7位长驻教师和5位短线学科走教教师,他们都是省教坛新秀、春蚕奖获得者等衢州市级名师。大成小学校长徐雪芳告诉记者,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活泼自信了,在上学期期末的测试中,民族校区一二年级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大成小学。出色的成绩不仅让本村外出求学的小孩都回来就读,还吸引了周边山村的孩子前来咨询择校事宜。
“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但是按规定,我们只收本学区的学生。”开学这几天,学校里门庭若市,面对择校的家长,民族校区的常务副校长姚丽琴只能一一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