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9·19中国一日浙江一刻 > 微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丽水】改革开放带来巨变 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

  回望缙云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改革开放前的缙云,没有超市、没有卡拉OK、没有电脑、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火车……。如今,缙云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我——一个出生于与改革开放春风中成长起来的普通工作者,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为我们缙云人民喝彩的同时,同样也有无限的感慨和回忆。

  穿:从粗布衣到名牌服装

  在笔者记忆中,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的农村人穿着以灰、土、黑三色为主,布料大多是自家织的土布,偶尔有人穿件“涤卡”之类的衣服或穿双“回力”的鞋子,准会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再说那时候一件衣服一双鞋从新到旧,常常是这个穿过那个穿,穿到破烂不堪,还舍不得扔掉。

  如今,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唤醒了国人的审美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着装开始追逐潮流与时尚,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连衣裙、吊带裙等等,你方兴罢我登场。而今,男女老少的穿着打扮讲质量看款式,职场男士蹬皮鞋扎领带西装革履;风衣、外套、夹克、T恤衫款式新颖,评头论足还要著名牌;街头少女的衣着更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市场上绦丝绵、纯毛料、水洗磨砂布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服装纺织行业新名词搞得人们眼花缭乱。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我们真真切切感受着改革开放30年前后的巨大反差。

  食:从吃饱到吃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缙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逐年提高,消费结构日趋优化,生活档次有较大改变,人们餐桌上的“内容”正悄然发生变化。人们的饮食由原来的温饱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为了吃饱,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为了吃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食品的各种货源四季不断,供应充足,可供人们选择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新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极为重视。菜肴的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鱼虾蟹要吃活蹦乱跳的,越来越讲究食品的营养、搭配、美味和健康。

  住:从泥土屋到洋房

  三十年前的缙云,人们建房子首先考虑的是经济适用,房间面积偏小。在农村,木结构楼房多是人畜共屋,且没有厨房和卫生间;乡镇的单位房,多是老苏联式红瓦砖式平房;县城的单位房,多是“火柴盒式”单元房,每房不过50平米,没有卫生间,厨房也不大,只能布置简单的案板、灶具等,厨房内只有窗户,没有排烟管道,煮饭菜时,满屋都是油烟;楼顶用的是普通的油毡和沥青,太阳一晒就发软,房屋渗漏的情况特别严重。安居而乐业,乐业而繁荣,繁荣则兴旺。家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所,居住条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如今,我县的住房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新区的新房一栋栋拔地而起,别墅、排屋、套房应有尽有,一个家庭拥有多套住宅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少家庭将原来的住房出租,到环境较好、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小区购买第二套住房。这也证明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内部环境的舒适不再是人们选择住房的惟一选择,人们还追求更高目标的外部居住环境。

  行:从泥路到铁路到高速

  从自然形成的山间小道到拓宽的土路,从蜿蜒盘旋的山间小路到机动车能通行的砂路,从坑坑洼洼的砂路到平整的沥青路,从乡村公路、县级公路、省道、国道到高速公路到铁路,如今的缙云人民到省会杭州不要3小时,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公路的变化反映了缙云公路交通的大变迁。如今,农村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各村都修建了康庄公路,出行真是方便多了。出行变化完全可以见证新农村的新生活。

  弹指一挥三十几年过去了,三十几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感慨多多,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为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而感到幸福。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农村工作者,我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致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为党旗增光添彩,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三农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