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像一条绚丽多彩的绸缎维系着南北大地。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所在地,连续8年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以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续写着她的新辉煌。昨日上午,杭州市第四次推出新运河暨塘栖新城一期开放典礼在余杭塘栖古镇广济桥前举行。“新运河”第四次精彩亮相,以运河为中心的世界级旅游产品呼之欲出。
原省委书记薛驹宣布杭州市第四次推出新运河暨塘栖新城一期项目竣工开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主持典礼。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介绍了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首批项目建设情况。运河沿线居民代表金镛烈在典礼上发言。
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委员章新胜,省军区副政委陶正明、省武警总队总队长王平安,市四套班子领导叶明、于跃敏、许勤华、李大清、柯良栋、于辉达、陈重华、张建庭、朱祖德、张必来,老同志沈祖伦、王其超、翟翕武、张学义、王启东、祝耀祖、孙家贤、陈法文、吴仁源、杨士林、薛艳庄、丁德云、陈文韶、程炜、龙安定、何虎、夏仲烈,虞荣仁等退居二线的市级老领导,陈侠、钟伯熙、顾维良、陆祖德、史济烜、丁可珍、沈者寿等担任过副市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旅游局、省交通厅、省教育学院等部、省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典礼。
应邀参加典礼的还有部分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有关城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海内外旅行社负责人,游客和导游代表、建设者代表、市民代表,以及中央、省、市新闻单位人员。
王国平在致辞中说,流淌了2000多年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华的“国之瑰宝”、杭州的“城之命脉”,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流动的历史乐章。实施运河综保工程,对于杭州扩内需、保增长,对于改善水环境、建设生态市,对于延续城市文脉、推进运河“申遗”,对于提升杭州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连续8年实施运河综保工程、连续三次推出“新运河”、打通3条世界级水上黄金旅游线基础上,从去年“十一”开始,我们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又全面启动了“一寺一厂三区三馆五街九路”建设。通过实施香积寺复建工程,一座既具传统元素又富现代气息的“都市新寺庙”浮出水面,香客集聚、人气兴旺的“运河第一香”将重返人间;通过实施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一期工程,大河造船厂等一大批工业遗存得到保护和利用,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综合体雏形初现;通过实施大兜路历史街区保护、小河直街历史街区风貌协调区整治二期、桥西历史街区风貌协调区整治工程,三大历史街区旧貌换新颜,原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通过实施中国刀剪剑、伞、扇三大博物馆建设工程,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美食、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大专业化、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精彩亮相,为京杭大运河申遗增添了一个新筹码,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多了一个旅游休闲、品味文化的好去处;通过实施丽水路等九条道路建设整治工程,运河两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两难”得到缓解,区域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实施以塘栖“五街”为重点的运河余杭段综保工程,水北街、市南街、太史第弄、沈家弄、郁家弄3万平方米明清古建筑得到保护,廊檐头、美人靠、粉墙黛瓦、花窗木门等历史风貌得到恢复,塘栖古镇迎来了打造“申遗样板、运河名镇、国际旅游综合体”的新时代。今天,一度蒙尘的水乡古镇再次熠熠生辉;明天,生机勃勃的“塘栖新城”必将拔地而起。实践证明,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是一项还河于民的“民心工程”、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
王国平指出,“新运河”的每一次推出,都意味着离“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目标近了一步。今天,古老的运河变得更生态、更亲民、更和谐、更有文化、更有品质,散发出靓丽风彩,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要以“新运河”第四次推出和“塘栖新城”一期开放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做好保护、建设、管理、经营、研究文章,把运河综保工程进行到底,让运河流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两岸更宜居、沿线更繁荣,让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和塘栖这个“水乡新城”的明天更美好,为“保护运河、申报世遗”做出更大贡献。
竣工典礼结束后,领导嘉宾乘坐电瓶车参观考察了水北街、乾隆御碑、市南街和三条半弄等塘栖新城一期工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