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我们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不断与时俱进,在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适时调整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历经160余年,为什么在21世纪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封闭的教条。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则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或活的灵魂归结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同样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保持全党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吸引力,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一要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使之发扬光大,以之凝聚人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们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其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于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长久生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要根据变化了的客观现实,适时改进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手段及体制。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我党创造了多种方式与手段,形成了党委宣传部门负责意识形态教育的体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毋庸讳言,面对经济全球化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某些理念没有完全适应执政党角色转换的新形势,意识形态教育的具体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尚有一定距离,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系统、方法比较概念化、单一化,思想政治宣传教育体制与市场化、多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不完全适应,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挥。在“四个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意识形态教育显然不是靠简单的“灌输”方式所能奏效的;在多元价值背景下,一种意识形态要赢得优势,除了自身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外,必须贴近实际,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项研究成果)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