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右)正在护理军军
-小人物大精神
时报讯有个男孩,大学专科毕业后放弃在上海的工作机会,选择到福利中心当了一名养老护理员,天天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智障人士,喂饭、擦身、端屎、端尿。
昨天,在位于小和山的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里,记者见到这位1988年出生的江苏小伙王海龙,他也是福利中心里惟一的男护理员。
这位“80末”男孩为何有这样的勇气?
让人意外的是,王海龙在家里什么家务都没干过,是受宠的独生子。至今,家人不知道他在杭州做什么工作。
只能先穿女式工作服
王海龙长得白净文气,说起话来笑眯眯的。
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之前从没有招到过男护理员,所以,工作服都是女式的,而王海龙,也只好穿着女式的红色工作服。
在杭州市、区级的福利中心中,一线护理员大多是女性,而且以四五十岁的下岗再就业人员为主。而王海龙毕业于长沙市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康复医学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科班出身。
年轻的护理员本身比例不高,更何况是有着专业学历的男护理员,在杭州的福利中心系统中都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这个工作又苦又累,工资不高。
他被叫作“阿姨”
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2号楼4楼,20岁的女孩军军摸索着下床,她的智力有些障碍,眼睛看不见,但听力特别好,听到一点陌生的声音,就非常兴奋。“听话,到床上去好不好,你的衣服在床上。”王海龙轻轻地哄着她。
军军叫王海龙为“阿姨”,因为这里的护理员大部分是阿姨。
今年8月份,王海龙来到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正式上班后,就被安排到护理难度最大的服务区。他护理的这间房间里,住着两个人,其他还有一位是高位截瘫的老人,听力不好,需要24小时特护,吃喝拉撒都要管。
照顾女孩洗澡开始会尴尬
中午,两个人都需要喂饭。端着饭盒,王海龙用勺子一口一口,耐心地喂军军。军军的双手不停地抓着碗、筷,一顿饭要喂近半个小时。
“她的智力只有两三岁小孩的水平,对她,只能耐心,而耐心都是磨出来的。”王海龙说,以前去养老院实习时,喂老人吃流质,一顿饭喂1个小时,中间还用微波炉加热了两次。
因为军军是女孩子,刚开始,王海龙照顾起她来有些尴尬,“我是护理员,不可能什么事总等女护理员来做。”慢慢地,也就坦然了。
晚上,王海龙要给两人洗澡,他们的衣服时常被大小便弄脏,他要立即为他们清洗、更换。
“恶心的感觉早已经过去了。我读大一时,双休日去实习,我就接触过养老院的一个重症老人,回学校后,胃里一个劲地翻,饭吃不下,现在都好了。”
男护理员有自己的“野心”
知道王海龙在做护理员,同学们都觉得他傻,“大家毕业后有的转行,其他的要么做康复师要么做管理,极少有人愿意干伺候老人的活,尤其是男同学。”
“我想,当护理员只是暂时的,就当是磨练好了,做了一线的工作,我积累得才能比他们多。”王海龙说:“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养老产业刚刚起步。”他的想法是,现在是老龄化社会,专业护理员会越来越吃香,目前,他已经拿到了中级养老护理员证书,踏踏实实地积累两年经验后,就可以考讲师,可以从事护理员培训工作。
这样的年轻人是个宝贝
这份工作,王海龙至今瞒着父母,因为他们知道后,肯定不同意。
由于跟被护理者之间难以进行正常交流,每次值班又是24小时。王海龙说,有时他也会觉得压抑,所以,他学会了减压。
“不浮躁,能沉得下心来。”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吴伟民说,像王海龙这样的年轻人可是个宝贝,大学生自己愿意留下来,而且干得很出色,这是他当初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