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分镜头:
节徽入围奖作者王淑娟:难熬的日子,是邻居陪我度过
因为好作品太多,除了邻居节节徽,还有5位参赛作品获得了入围奖。昨天,入围的获奖者之一王淑娟7点多就出现在了邻居节的开幕活动现场,看到现场的地贴图像居然用上了自己的作品“手拉手”,她惊喜万分,激动地拿出相机去合影留念。
王淑娟是建德人,本职工作是一名会计,此次参赛作品的灵感都来自她的亲身经历。1986年,她跟着丈夫随军到了新疆,在那里水土不服加上思念亲人,经常生病,就是她那些可爱的邻居们,伴随她度过了那些难熬的日子。“到现在我回到杭州,还一直记挂着他们。”
正因为感怀于这份邻居情,一看到本报征集邻居节节徽,王淑娟就来了灵感:“图里有四只手,代表着男女老幼,红黄蓝三原色象征着精彩的世界,绿色代表着绿色和谐的家园,我们邻居之间就是要手拉手,互相关爱。”
回龙新村老邻里:等5年不怕,就是要和你做邻居
昨天,围坐在舞台四周的七八户邻居很特别。看,谢金花挽着周金娣的手,好似姐妹;戚文琴护着头发花白的胡荷仙,犹如母女。对于他们,这个邻居节有着特殊的意义——是相隔5年后的再相聚。
“快点快点,给我点油,我锅子都烧红了发现家里油没了。”“周金娣,帮我看下煤炉上正在烧的水,我先去买菜了。”这样的情景,曾经在回龙新村无数次地上演。20多年来,同一个天井里的邻居已习以为常。
直到有一天,邻居们听说这里要拆迁了。拆迁安置有好几个选择:一次性安置到别处,或是5年后一起回迁到凤鸣苑:虽然一次性安置到别处,方便、舒服,可是为了老邻居还能在一起,他们大都选择了等待。
到今年,原先住在回龙新村的老邻居有70%都回迁了。
木场巷社区:一条“和谐路”,破了四家坚冰
木场巷社区里有一条不知名的路,沿途连着4户人家。多少年里,这条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到了晚上简直像走高跷,一高一低。但由于生活习惯不同而引起的矛盾,4户人家没人提起要修这条路。昨天,这4户人家也来到了邻居节开幕式现场,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将共同修门前那条路,取名“和谐路”,一起修复的还有邻里关系。
不知名路连着的4户人家,三户姓俞、一户姓张,其中的一张一俞由于生活习惯不同,相互间有些口角。另外两户中立,但也不算热乎。最近,海潮路的整修给4户人家带来了冲击,在社区的牵头下,4户人家间的冷冰渐渐化开了。大家已跟社区商量好了,路就取名叫“和谐路”,如果修路钱还差一点,四户人家出点也行。昨天沈主任在现场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周就能修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