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4日讯
(通讯员 谌涛)11月3日,在杭州举行、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领导力与公平性国际论坛”上,衢州市教育局长姚宏昌就衢州推行“四均衡”教育的思路与成效作了主题发言,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美国教育权威专家郎曼-科特内斯(Ramon Cortines)表示,衢州教育的经验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有借鉴作用,对于美国这样作为发达国家、但同样亟待破角社区与族群教育的不均衡也有启示意义。
作为农业大市,当历史的脚步跨进21世纪门槛时,衢州城乡教育发展出现了惊人的差异。对应全局性的“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教育也有“农村学生、农村教师、农村学校”的教育三农问题。当地人形象地说,衢州的城区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在此背景下,衢州教育工作的重心被定格在解决教育“三农”上,工作目标放置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以确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入学机会均衡——从筹措学费的焦虑到享用爱心营养餐的微笑。入学机会的均衡是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的前提。十年前,因经济条件所限,即便是在城区,也有不少家长常为子女上学交费担忧,而在农村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的情况就更为普遍了。针对这一现状,衢州市政府出资设立孔子教育基金,建立了从义务教育到大学新生资助帮扶机制,保障了困难家庭子女求学的基本权利,提高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率,降低了辍学率。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每个县(市、区)均建有一所智障教育学校的工作,解决了“三残”儿童的入学难题。衢州已连续5年实施“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为低收入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等六类学生的身体营养提供保障,惠及学生28万多人次。
联合国全球扶贫大会中国东部案例考察团团长科林?芬克尔斯顿女士在衢州考察时直言:“‘衢州模式’可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减贫中借鉴。”办学条件的均衡——从艰难办学的破旧校舍到“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早在2002年,衢州率先提出并实施“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学校布局调整策略,使农村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率有了大规模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衢州市分步实施了农村学校的“四改”(改水、改厕、改寝室、改食堂)工程和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程。现在,走在衢州农村,看到最漂亮的房子往往就是学校,老百姓把农村学校的改造工程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师资素质的均衡——从乡乡师资缺乏到校校享受名师资源。针对农村优质师资大批流失的严峻现实,衢州启动了“三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和“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共投入1580万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拍摄全市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1200余节,置于市教科网平台上,供农村师生全天候借鉴学习。组织了首届农村初中“明星校长”高级研修班,还启动了特级教师、市名师、城镇中小学高级教师结对帮扶农村教师的“青蓝工程”。这些举措,使得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其中的“名师共享+名校托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类项目,被授予“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
管理水平的均衡——从学生进城择校到主动回流农村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素质的同时,衢州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探索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的新模式。柯城区教育局积极探索“一校两区”实践,实施城区一所强校托管农村一所弱校,两所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两所学校、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捆绑式、紧密型的管理模式,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显效明显。衢江区教育局则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共同体”模式,以5所城区学校和2所集镇优质学校为基地学校,把全区44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含6所完小)划分为七个区域片,每个区域集聚6-8所学校,建立“共同体”内,构建“不同法人单位、联校协调管理”的新机制。一些家长打消了原本要送孩子进城择校的念头,更让一些家长把原来择校的孩子,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学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