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勇正在制作廊桥模型。 本报通讯员 朱丽勇 摄
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
“能拿大斧、大锯,熟练掌握刨、劈等基本功;能吃苦耐劳,有强壮的体魄;要与其投缘,头脑要灵活,悟性要好。”昨天,浙江省民间艺人、庆元木拱廊桥师傅吴复勇向记者开出了收徒的条件。为了让木拱廊桥建造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传承,吴复勇将设坛选徒。
现年55岁的吴复勇是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人,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工匠,他也是目前庆元县比较年轻的、能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的师傅之一。为了让建造廊桥技艺能留传万世,吴复勇想通过媒体向社会诚征“廊桥传人”。
廊桥营造技艺列入世界“非遗”
今年10月份,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了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元县属申报的具体地区之一。拥有漫长历史的“庆元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终于跨入了“世界遗产”的行列。然而,面对这一喜讯,廊桥师傅、廊桥专家们却高兴不起来——“谁来继承祖宗留下的廊桥手艺”成了他们最大的担忧。
拥有“中国廊桥之乡”美誉的庆元,曾经活跃着一批建造廊桥的能工巧匠,他们师徒相承,薪火相传,使木拱廊桥技术不断发展,日臻成熟。然而,在“廊桥文化”要走向世界、深入人心时,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却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
“廊桥传人”公开征徒
据了解,6岁起吴复勇便跟随父亲学做木桥。他对廊桥建造有着浓厚兴趣,加之记忆力好、勤奋好学,多年来练就了不错的造桥技艺,在浙南闽北一带久负盛名,能设计出廊桥以及其他建筑物的图样。近年来先后参与修补、建造了咏归桥和濛洲桥。
除了在修建廊桥上有一定的造诣,吴复勇对廊桥桥模的设计与制作也情有独钟。在他家的制作室里,还摆放着七八座由他亲手制作的廊桥模型。目前,由他亲手制作的4座桥模被庆元县廊桥博物馆收藏。
据介绍,吴复勇曾收过五六个徒弟,但迫于生活的压力,如今都已转行。为了让建造廊桥技艺能继续传承下去,这一次吴复勇决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传人。
庆元将主打“廊桥牌”
如今,庆元县委、县政府对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非常关注,并把“中国廊桥第一乡”作为该县的旅游主打品牌大力宣传。为了能更好地把建造木拱桥的技艺传承下去,吴复勇希望,趁自己身体还行,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在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方面的技艺传承下去,能让更多人建造木拱廊桥,把庆元的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