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9日讯
青菜、萝卜、芥菜、豌豆……位于古荡新村的西湖区古荡街道文化中心的东侧,竟出现了一个“开心网”农场的现实版——一片菜地。
菜地里,现在能摘的有青菜、芥菜,再过段时间,萝卜也熟了。
“小区农场”只有十多个平方米大,却被分割成好几块,而且,还充分利用空间,像新种下去的萝卜实在没落脚的地方,就种在了一个泡沫箱里,摆在一旁的水泥地上。
街道办公地竟辟出菜地,这可是“新鲜事”,城市用地变成菜地,古荡新村以及古南社区的做法堪称“大胆”。
|
董水跃和业主在一起打理菜地 |
菜园的身份
社区“斗不过”爱种菜的人
“前几天刚刚收掉一批菜。”古荡新村“小区农场”的“临时场主”叫董水跃,他是代管人,这些菜地主要是给小区住户种的,蔬菜成熟后,小区住户会来收割。
管理这片菜地,对董水跃来说是份额外的工作。他的本职工作,是文化中心的一名保安。
“古荡新村绿化带里,经常有人偷偷种菜,见缝插针地撒籽。社区居委会为此出面管过好多回,但没啥效果,过不了多久又有人种了。”董水跃说。
那些种菜的人,年纪大多跟董水跃差不多,都在五六十岁左右,大多曾生活在农村,种过菜,下过地,“年纪大了,就有点闲不住,而且,家里有了第三代,不想让小孩从小吃被农药浇大的蔬菜,就开始自己动手种了。一开始偷偷摸摸,后来,种的人越来越多。”
街道办公地竟辟出菜地
“我们跑过绿化部门,想单独辟一块离住户楼比较远的绿地出来,给要种菜的人种菜,可这是不合法的,城市绿地不能变成菜地。”古南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
于是,他们自己“挖掘潜力”,选中了位于古荡新村西湖区古荡街道文化中心侧面的一片水泥地,大家敲掉了水泥地,将它变成了菜地。
古荡街道文化中心是公共配套设施,能擅自将用地变成菜地吗?西湖区古荡街道文化中心认为,房屋用地位于红线范围,使用功能可以自己决定,种菜也是合理的。
种菜的心情
冬瓜分成32份送住户
菜地没有特别的名字,在今年6月份正式诞生后,生意“红火”,七八位爱种菜的住户,带着菜籽、小苗兴冲冲地过来种菜。
大家确定董水跃为“临时场主”,遇到个别住户有事情来不了,种菜的责任由他担当,而他也乐得担起这份差事。
至今,已种过不少蔬菜。
董水跃说,夏天时,种冬瓜、毛豆、刀豆等。
“最大的一只冬瓜重24斤呢!”董水跃双手兴奋地比画着说,他可是精心养了它4个多月,如果再不摘就太老了,可当时真舍不得摘。
他说,这也是城市种菜和农村种菜的不同心情。冬瓜被切成了32份,随机送给了一些小区住户。
“当时,辣椒可以摘了,我让菜烧得很好的住户谢大姐,拿回家烧好后分给大家吃,可这个冬瓜太大了。”
正说着,古荡新村住户邹女士过来了, “老董,青菜给我点,今天外孙来吃饭。”她说,“外孙才18个月,我家里阳台种了盆栽青菜,但刚刚吃完,所以到这里来要点。自己种的菜,放心。”
住户天天来看向日葵
此外,向日葵、文竹、兰花等观赏性盆栽植物,也在这里出现。
“向日葵最受欢迎,每天都有老人、孩子特意跑来看,有的一边看一边教儿歌。”董水跃说。
古荡新村住户,对小区农场的评价很高。“这片地蛮好的,就是面积小了点。”抱着儿子在认各种蔬菜苗的朱先生说,自己小时候被寄养到农村外婆家好多年,所以对这些菜并不陌生,“我的不少同学没去过农村,很多蔬菜苗都不认识,现在有了小孩,怎么可能教育他们认五谷?”
朱先生说,不妨利用这片菜地,利用种出来的蔬菜,搞个邻居沟通日。“拔菜、洗菜、炒菜,由街道、社区牵头,一幢幢住户轮流联欢,也可以由每幢房子认领一小块地,来个种蔬菜大比拼。”
负责小区道路保洁的徐女士说,前几天她牙疼,董水跃在农庄里摘下几片薄荷叶子,让她放在牙齿上,“竟然不痛了。”
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趴在豌豆地里。
“这是我们地里的‘除虫手’。”董水跃说,农庄里有很多青蛙。
“外孙捉了很多蝌蚪回来,后来它们长出腿,家里没法养。就放到这里来了。”
而肥料,就是董水跃养着的狗狗所贡献。“需要用水稀释过,否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