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10月18日,位于钱江新城的“市民之家”正式开业,试运营近一个月来,办事效率是否有提高?市民是否满意?在昨天下午召开的“市民之家建设工作专题会”上,大多数市民还是肯定了“市民之家”大部分办事项目的效率,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有关部门耐心倾听了市民的意见、建议,并制定了解决之策。
问题一:手续烦
10月18日后,民政、房管、国土等20余个部门的公章都入驻“市民之家”。提出了“一站式服务,为市民提供最快捷便利服务”的口号。开门后,冲着快捷、便利、优质,许多杭州市民尝试着赶到市民中心办事。
不料,一些办事窗口却变成了“收发窗口”。“拿走我们的复印材料和申请证件后,却告诉我们要到自己原来的单位去办理。”一些市民投诉。
为什么市民们会有这种感觉?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孙振洲调研后发现,原来市民到原单位立等可办的事,到了行政服务中心后,因为手续比较烦琐,得等两到四天才能办完。
破解:
今后,所有行政审批单位、中介等相关服务机构,都将安排在一个大厅,并联审批。年底前,“市民之家”还将开展房产“三证”联合办理专题调研,提出具体方案。
“市民之家”还将根据市民所需,增设、收集服务事项,并改进提高政府办事服务效率,努力做到当场办结。
问题二:查档难
昨天,在市民之家,一名着急的大伯奔过来说:“查档案资料很不方便。想要查查40多年前失散姐姐的信息,却根本查不到有效的人口档案登记材料。
破解:
杭州将学习借鉴香港、广州等地先进经验,配合档案部门进一步完善资讯平台的功能,丰富查阅内容,改进工作方式,推进资讯平台的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设。
问题三:行路难
下午一点多,空空荡荡的市民中心西门口,公交车站旁,只有84路一趟车。两名等了几十分钟的市民感叹:“交通不便利。”
“‘市民之家’附近车少、打车难。”去过“市民之家”办事的人都有一种感受。
破解:
11月14日前,在市民中心北大门公交停靠站将增设“市民之家”站名。杭州公交集团将在12月上旬,结合汽车东站二期搬迁开通K9路,结合滨江节点换乘站的启用,优化调整B支6路、K96路走向。
问题四:人气不足
“市民之家”有块免费的活动场地可以提供给市民、民间社团搞搞活动。但试营业近一个月来,这块场地才开展了6场互动活动。
“活动松散,来的人不多,如何确保长效机制,确保每周有活动是难题。”杭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在专题会上诉苦。
“杭州这么多社团要在外面租房子办活动。市民之家的场地是免费的,怎么会没人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当场质问。
破解:
杭州市民政局表示将积极引导各类民间协会、团体利用“市民之家”免费提供的场所,组织开展市民群众喜闻乐见、内容积极向上的互动活动。近段时间,在杭的社团将可能收到民政部门关于“市民之家”免费活动场地的介绍信笺。
“坚持一站式服务,所有关系市民冷暖、衣食住行等都要纳入‘市民之家’,这将作为对干部考核的重中之重。”王国平说。
●新闻助读
月底开通网上市民之家
杭州市已意识到“市民之家”离“便利、优质”的服务还有差距,考虑将在11月底前,开放更便捷的网上“市民之家”。今后,市民要办理187个繁杂事都可以通过“网上市民之家”办理。
同时,明年5月1日,位于钱江新城“市民中心”的新行政服务中心将对外开展服务。新行政服务中心分4个楼层。平面布局为:一层,拟安排工商注册和经贸审批服务窗口,相关配套服务区域和杭州银行营业网点。二层,拟安排投资项目审批、公共服务和中介技术服务窗口,部分审批部门后台管理区域,代办中心挂职干部工作区域。三层,拟安排审图室、会审室、远程评标室、会议室和部分审批部门后台管理区域。四层,拟安排“中心”机关、代办中心办公区域,进驻人员集中活动休息区,档案资料室等。
记者 洪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