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企业、大集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新世纪以来一直把大公司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在全国较早出台了一系列大企业、大集团扶持政策。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再次研究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优化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推进大公司战略,着力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我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王国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市政府秘书长许小富一起,听取了市经委关于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情况的汇报。
王国平指出,杭州实施大公司战略已有十年。2000年5月,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实施大公司战略,强调要握紧拳头、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培育若干个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大企业、大集团,使这些企业真正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2002年7月,市委、市政府首次召开全市工业兴市大会,重奖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3位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对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扶优扶强工程”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2004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04〕14号),强调要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做强做大;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参股,组建大企业、大集团;对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民营企业,要在资金、用地、进出口和上市方面进行扶持。2004年7月,市委、市政府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若干意见》(杭政〔2004〕7号),对大企业、大集团在企业改革、技术创新、做大做强、企业管理、技改投入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同时,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评选杭州市年度十大突出贡献工业企业和奖励主要经营者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04〕9号)。2009年4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杭州市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五年行动计划》(市委办发〔2009〕61号),并决定开展杭州市“最大规模工业企业百强榜”、“最大规模服务业企业百强榜”和“大企业大集团竞争力百强榜”评选活动。要认真回顾和总结我市实施大公司战略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落实举措,乘势而上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
王国平强调,企业是发展的主体。大企业、大集团是“龙头”,中小企业是“龙身”,只有“龙头”昂得更高,“龙身”才能做得更大,杭州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事关杭州落实科学发展观,事关杭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事关杭州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事关杭州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要切实提高对大集团、大企业培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务求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王国平指出,2009年,杭州有81家民营企业打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入选企业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有38家企业打入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入选企业数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有56家企业打入全国最大1000强企业集团,入选企业数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副省级城市首位;有21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入选企业数名列全国城市第四。由此可见,杭州实施大公司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杭州打入上述排行榜前50强、10强的企业还很少,还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企业,杭州企业在规模上仍称不上是全国的“排头兵”、“领头雁”、“先行者”。要正确看待杭州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成效和不足,力争通过3年努力,培育出若干家打入全国50强、10强、5强甚至3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王国平强调,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必须处理好实施大公司战略与实施群体战略的关系。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演变而来的,没有今天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就没有明天的大企业。新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小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小企业只要坚持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同样有发展空间、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许多小企业都是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实施大公司战略与实施群体战略“两手抓”,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一手抓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初创企业,推进企业结构梯队化,加快形成“众星拱月”的杭州企业发展模式。(据都市快报报道)
王国平指出,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杭州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进一步引导企业深化改革、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着力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我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做大规模与做强主业相结合,坚持重点培育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切实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利用资本市场,坚持“大”与“小”并抓,坚持“内”与“外”并抓,坚持直接上市与借壳上市并抓,坚持培育与引进并抓,坚持市和区、县(市)两级并抓,切实抓好大企业、大集团上市工作。
王国平强调,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关键是要优化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要坚持做“加法”不做“减法”,坚持从工业拓展到农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坚持市和区、县(市)联动,坚持央属、省属、市属企业全覆盖,坚持培育和引进“两手抓”,不断优化完善各项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抓好支持创新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支持资本运营、实现规模扩张,支持品牌提升、树立信用形象,支持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支持人才引育、提高企业素质,支持企业改革、加快管理创新,支持产业集聚、增强发展后劲,实行杭州市企业“百强榜”评选,实行重点培育对象扶持政策,对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住房奖励等“十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蔡奇指出,今年以来,杭州大企业大集团捷报频传,好戏连台,显示了杭州企业发展的实力。但与发展要求相比,我市还需进一步加强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扶持工作,充分激发和调动大企业大集团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要进一步加强认识。扶持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是我市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重要举措。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经济发展要靠企业发展来实现。党委、政府的责任是抓企业的培育,既要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也要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帮助它们做大规模、做强实力。一要深入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在培育目标和条件上做适当调整,使其更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二要及时跟进政府服务,已有政策要全力兑现,大企业大集团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坚持落实大企业大集团联系制度和送温暖活动;三要把引进外地总部经济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结合起来。在会议研究的具体问题上,蔡奇指出,重点培育企业的范围以三个“百强榜”为主,坚持做加法,着重看企业成长性,涵盖央企和省属企业,目标要向全国百强看齐;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要积极鼓励企业上市;对大企业大集团经济适用住房的奖励,要区别对待,并与原有政策衔接。
新闻链接:
通过加快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不断加大对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支持力度,我市大企业大集团在金融危机中实现突破业绩,呈现出较强竞争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原重点培育的35家大企业大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57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37%,同比增长1.1%,增幅高于全市规上企业平均5.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99.8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的65%,同比增长26.4%,增幅高于全市规上企业平均28.2个百分点。今年,我市除了有56家企业入围全国最大1000强企业集团,38家企业入选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81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以外,还有21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6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选数量均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