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
就在10天前,杭州的最低气温还在20℃上下,而昨天,杭州的最低气温已探至零下。西湖边很多梧桐树的叶子还绿绿的,气象专家说“这是因为天气冷得太快太早,树都还没反应过来”。史上少见的过快“入冬”速度,让人们的衣着直接从T恤跳到了羽绒衣,也打乱了生活工作节奏。这几天,菜场里买菜的卖菜的都开始囤菜,高速路政工人加班成了常态,保障城市用水用电用燃气的部门全天紧张应对,民政部门已比往年提早开始进行送温暖活动……迎接冬天,我们准备好了吗?
张军,杭水集团抢修科副科长
最怕听到抢修热线响
“最怕天冷,天气一冷,我们就有的忙。”杭州水业集团城南分公司管网抢修科副科长张军看着手机里收到的气象预报嘘了口气,气象预报上说第二天的气温在1℃~4℃,没有往零度以下去,这对他们抢修科的人来说,算是不错的消息。
张军说,天气冷了,埋在地下的大型水管温度受到挤压后更容易出现裂缝,一旦发生事故,会给交通和市民的生活用水造成很大不便。这几天的温度一直下跌,防止水管冻裂、给水管加保温材料就成了张军和同事们迫切要做的事。“早点预备总是没错的。”
平时下午4点半就下班的他,回家还能买个菜烧顿晚饭给老婆孩子吃,自从前几天气温突然下降以来,张军每天加班到晚上七八点很平常,有时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还停不下来,更不用说在家吃晚饭了。
“现在管不得这么多了,毕竟水管一爆裂,很多家都可能吃不上饭了。”张军说,这几天,他最怕听到桌子上的热线电话响,担心又听到哪里哪里水管爆裂了,“冬天水管爆裂,要么不来,来了就是大事故。”
这些天,张军和同事们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挨个检查户外水管,及时查漏,办公室则安排了20多个抢修工人,24小时值班待命,一有事就出发。
马永妙,供电营业所主任
除雪除冰解救电线
马永妙是余杭供电局黄湖供电营业所主任。这几天,为了保障村民用电,他每天都得在山里上上下下,除去毛竹上的雪、变压器上的冰,换掉破损老化的电线。
余杭山区15日就下起了大雪,雪没下多久,四处停电的求助电话一个个打来。当天傍晚,马永妙和3名同事向山村赶去。车开到半山腰,积雪有10多厘米厚,车轮打滑开不动了。四个人分别背着工具和电线走上山去。终于找到了出事点,原来是几根毛竹被大雪压弯了腰,压在电线上,引发了故障。摇毛竹、抖积雪,尽快让毛竹重新直立。有些毛竹已被压折,那就直接砍掉。然后,还得爬上高处更换破损电线。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他们才下山。外面的衣服被雪水打湿了,里面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马永妙说,他们这几天全都在忙着抢修、除雪、换线,到昨天,黄湖供电营业所辖区内的用户全都恢复送电。
来自杭州市电力局的消息,目前杭州用电供需平衡,但余杭、临安由于下雪、冰冻,很多地方发生线路跳闸,共出动了两百余人次抢修。各供电局已加强了抢修力量。大家如遇用电紧急情况,可拨打95598咨询求助。
昨天晚上, 杭州燃气集团调度室里一派繁忙。
杨国华,杭州燃气集团运营部副经理
办公室成了临时的“家”
昨天下午5点半,杭州燃气集团7楼的18个办公室虽灯火通明,但都没什么人影,唯一一个还能碰到的就是人力资源部的小金,7楼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被召集到了9楼会议室开会,只剩他一个人负责信息联络,“现在都在开会,会很多,记不清楚开了多少次会,因为每时每刻的情况都不一样。”说完小金三步并两步,走到办公室去接电话。
空空的走廊上,记者能感觉到压力与紧张。晚上6点,下午的例会刚刚结束,另一场紧急协调会又要马上开始了。运营部杨国华经理是最近新闻媒体最关注的人,杭州燃气出现紧张后,他一刻也没有轻松过。
12日以来,受北方雨雪天气影响,杭城气温骤降,天然气用量激增。由于上游供应受限,使得杭城天然气供应缺口不断增大,管网一度面临停工的危险。
身为燃气集团运营部的副经理,杨国华知道自己的压力和责任,上线每天掐着“气管”给他供气,而他又要把这些受限的气合理地分配下去,居民用气是要绝对保证的,但企业也不能一刀切。“8个瓶子7个盖,盖不过来。”这几天来,除了在会议室开会,他就盯着调度室里监控大屏,一有情况,马上联系各个调压站点协调抢修。
为了让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杨国华和很多同事一样,把办公室和调度监控室当成了自己临时的窝,困了就在办公桌前趴一会儿。办公室的墙角,被方便面,饼干等速食产品堆满了。
“我现在真的很忙,除了开协调会,还要和下游的公司协商,怎么调整用气方案,毕竟要保证居民用气。”由于实在没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杨国华勉强挤出了点时间,简单说了这么一句,拿起笔记本又转身去了会议室。
农贸市场里,蔬菜一天一个价。
姚女士,农贸市场摊主
凌晨两点顶着寒风去进菜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和直线下降的温度成反比的,是菜场里蔬菜的价格,噌噌地往上涨。
昨天,杭州凤起农贸市场里,“老蒋蔬菜批发摊点”的姚女士正在清洗整理蔬菜。摊位上的蔬菜品种挺丰富,青菜、土豆、白菜、长瓜……姚女士家做的是蔬菜批发兼零售,每天一大早姚女士的丈夫要先跑到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去进货。“这几天太冷啦!进货都得赶早,他凌晨两点就去了,冻得累得都够戗,现在回家休息补觉去了。”
等丈夫进货回来,姚女士要和伙计一块,把当天要卖的蔬菜清洗整理出来。大冷天在冰冷的水里洗蔬菜,那滋味可不好受。
姚女士掰着指头说:从11月11日到现在,不少菜是一天一个价,生菜的进价每斤涨了七八毛,大白菜涨了5毛,西红柿涨了6毛。“进价涨了,卖出去的价格也得跟着涨。每次多进点,囤着。”不过姚女士说,也不能进太多,毕竟蔬菜放久就不新鲜了。
卖菜的多进货,买菜的也是如此。80岁的张奶奶,戴着帽子手套,全副武装逛菜场。她买了一大袋青菜和韭菜。“天气预报说温度还会降,天冷出门买菜不方便,买点抗冻的蔬菜放在家里。”
杭州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受北方大雪和冷空气影响,蔬菜的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不过,他强调说,每年到了这个季节,物流中心的蔬菜大多是从海南、广州等南方地区运过来的,所以目前物流中心的蔬菜供应量不会减少,市民不用担心。
昨晚,救助站工作人员到杭城街头为流浪人员送上棉衣、食品。
金国琴,救助管理站值班组长
棉衣食物送到街头流浪者手中
昨晚,杭城气温降到零下,天空还飘起了雪花。杭州救助管理站值班组长金国琴忙着为一个个求助者安排食宿,直到晚上11点,她才抽空坐下来写值班日记。
“今天天气冷,来求助的人有30多个。每来一批,都要给他们送棉衣,安排食宿,安排返乡。到中午,已经送走了21个求助人员到汽车西站返乡。”
金国琴说,上午来了个贵州籍的大伯,身上只穿着两件单衣,冻得浑身发抖。老人说来杭州看打工的儿子,没想到儿子已离开杭州到外地去了,他身上没带多少钱,连回去的路费也没有。这两天,他一直住在没有遮挡的桥洞里,冷得要命,两天没吃上一顿热饭了。金国琴赶紧安排老人洗了热水澡,又帮他换上新棉衣,老人美美地睡了个午觉。
据杭州市民政局福利处陈国民处长介绍,天气寒冷,给流落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带来极大的威胁。昨晚,杭州救助管理办公室启动应急救助预案,帮扶人员走上街头,为流浪人员送棉衣送食物。为加大救助管理工作力度,确保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应助尽助、应救尽救。杭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公室决定,从11月18日到3月31日,开展“冬季送温暖”救助活动。
赵振华,高速路政人员
一晚上处理11起事故
零点刚过,一阵阵困意袭来,肚子也咕咕叫了,赵振华抓过一袋方便面,冲点开水泡了吃。夜班刚开始,天气冷,路上抛锚的柴油车肯定少不了,这又是一个忙不停的夜晚。
赵振华是杭州市高速路政管理大队杭金衢中队的,29岁,“高速公路救援工作”已经做了5年。每天除日常巡逻外,他要在接到事故通报后,第一时间赶到事故路段进行抢险处理。高速公路不比一般公路,车子出了事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路可绕,还会影响其他通行车辆。最近持续阴雨、天气寒冷,事故比平时多了不少。“最多一天,一晚上我们处理了11起事故。”张振华告诉记者。
赵振华说起前几天的一次事故处理,“凌晨2点左右,雨下得大,天气冷,一辆车发生了抛洒事故。我和同事冒雨赶到现场,好家伙,路上都是一包包的化工原料,一直延伸了6公里!雨这么大,如果车速快,撞上这些包裹,很容易翻车,而且化工品说不定还有其他危险。”赵振华和同事们马上设置了路障指示牌,随后协助交警疏通过往车辆。“天冷了,还不时下雨,司机开车真的要更加小心。”
天气冷,这几天抛锚的车辆较多,赵振华也比平时更忙碌些,加班成了常事。儿子只有7个月大,大多数时候,他只能通过电话问问儿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赵振华说,他更希望司机都能小心一点,事故少一点。他还提醒司机朋友:无论天气怎么恶劣,只要不违章超载、超速、疲劳驾驶,行车的安全指数就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