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现场放了块“戒欺”的屏风。
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
传说中的“温州煤老板”昨天集体亮相杭州,一脸苦相。山西清理整顿小煤矿,卷进了500亿温商的资金。为此,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前不久发函邀请了山西方面有关人士、经济界法律界的专家团来杭州,共商“地方产业政策延续性与企业投资信心”议题。
昨天,毛寿龙、张曙光、夏业良等著名经济学家被请来,各界专家和律师来了30人,全国各地媒体来了50家。遗憾的是,山西方面的人士没有出现。这让整个会场少了一个重要的声音。
整顿小煤矿山西政府砸出“铁拳”
穿着皮衣,一脸惆怅,他是昨天在现场的煤老板之一,他姓刘。
据刘先生介绍,他在山西跟煤打了10多年的交道。2006年至今,他已经换了2次开采证。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要被关停,他募集了资金整合做大;1年后,年产15万吨以下的煤矿也列入关停行列,他继续追加资本还是要做大。他以为,煤炭行业的整治风声基本都是“狼来了”,有惊无险。但谁想到今年,真的来“狼”了。
今年4月,山西成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省长王君任组长,副省长陈川平任副组长,其他成员均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国资委等机构的高层。这是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史上规格最高的领导小组。虽然利益端复杂,但在矿难频频发生的情况下,山西省政府决定动快刀。
这次煤炭资源兼并重组,山西大幅提高准入门槛。这个门槛是所有“煤老板”不可能迈进的:想去兼并重组其他煤矿,可以。但你必须具备年产300万吨,而且至少有一个年产120万吨机械化开采矿井的地方骨干煤矿;或有一座年产90万吨及以上矿井作支撑。兼并重组后你的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所属矿井至少有一座不低于年产120万吨。
据记者向各位煤老板打听,浙江的“煤老板”在山西最大的规模也只在单矿年产40万吨左右。
如今,刘先生的2个煤矿中一个年产20万吨的已经被关停,一个年产30万吨的被兼并。“已经关了快1年了,今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我们的人被强行赶走,我们造的房子也被推倒,至今1分钱都没到手。”
以为只是“狼来了”温商反被聪明误
去年年底,曾任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金松曾告诉记者,他已经得到消息,山西的煤矿又要关停一批。当时记者还不无担忧地说了句,那么又有不少煤老板要撤出来了。他笑笑,潜台词记者理会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而当记者今天现场问煤老板们:温州商人的嗅觉都很灵敏,为什么知道煤炭要整改的消息,不及时撤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股东悄悄告诉记者,消息其实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是这次山西省政府真的下狠心一刀砍了。看着身边的人从煤矿里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把钱砸到了水里,他很后悔。
吴族春是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曾到山西深入调查过煤老板。“掌握矿权,就是掌握将来的财富。”吴族春说,“矿权就相当于房地产公司的‘圈地’。因为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要么优先占有,要么坐等人家高价收购,投入产出比一定是相当诱人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冒政策风险。”
八成平阳人资金或多或少被套
“现在很多煤老板已经回温州了,但很多人不敢回家。”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因为他们怕被追债。
一位女老板坐在记者旁边,听人说起温州有名的煤老板王高鹏,插了句:“我就是王高鹏的亲戚,台上坐着的那个年轻人,就是他的小舅子。”温州人喜欢亲戚带亲戚投资早有耳闻,但一采访才发现,这个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
“你们有几个股东?”记者问。
“这个我不知道。”女老板说,比如说我们总共有100个主要股东,每个股东又从自己的亲戚那募集资金,亲戚又从自己的亲戚募集资金……到底有多少个?谁也说不清。但如果你到平阳走一走,随便路上抓一个问问,肯定有资金投在煤矿里。“所以我们都是大家族企业。”
虽然没有很权威的统计,据煤老板估计,平阳八成人都有钱投资在煤矿里。“我们几个股东也算了,关键我们背后还有那么多亲戚朋友,钱拿不回,我们怎么敢回去。”
温州煤老板:应该拿的钱没拿到
从开始希望能够保住矿权,到后来对补偿不满,昨天在场的10多位温州煤老板均表示,现在只想早点把该补偿的钱拿回来。“我们都是六证齐全的,该关的关了,该被兼并的对方也已经入驻了,但该给我们的钱却没拿到。我们都是欠着高利贷来投资的,身后还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刘先生说,当初对方给的评估价只有他们投入的一半都不到。有些更惨,2个多亿的投入,最后评估下来只能拿到5000多万。他们不同意,结果这事就搁下了。“矿关了快1年了,不关就断电。几个月前,兼并方已经强行入驻,我们手头一点砝码都没有。人家不理你,你也没办法。”
据了解,山西省最新出台的补偿方案是,被兼并重组的煤矿凡是在2006年2月28日之后交纳资源价款的,直接转让采矿权,兼并重组企业要退还剩余资源量的价款,并按照原价款标准的50%给予补偿;在这时间之前交纳资源价款的,在退还剩余资源量价款同时,按照原价款标准的100%给予经济补偿。这笔补偿能否保本,在采访中,我们得到的答案不一,但基本表示这个赔偿会造成煤老板很大的损失,如果按照这个方案赔偿,有的说只能拿到成本的一半,有些说只有1/4。
浙江专家:山西做法合法但有失合理
有声音质疑山西省制定的一系列煤炭行业法规的合法性。对于这个问题,昨天专家和律师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认为此事合法,也无须怀疑山西政府的目的,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不合理性。
“为了煤矿安全,为了改变小煤矿多小散问题,为了规模化和产业化,我们认为这些目的是正确的。山西省政府这么做,立法层面上没有问题。”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陈海萍说,但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却有失合理,政府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去操作,会丧失其公信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曙光认为,现在地方政府出台很多政策,关键在于怎么去实现目的。现在浙江商人都怕了,以后山西怎么再引进投资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冯兴元认为,这件事情背后更重要的问题是国进民退。一是国企的行业份额,山西煤矿重组后,现在50%多属于所谓股份制为主的企业集团,国有股份在增长。还有就是行政权利增加,干预市场程度增加。
福建“煤老板”为啥没跳脚
在研讨会上,穿着西装的专家们关于“国进民退”问题争论到拍桌子。“山西煤矿整合风暴”让人纠结不已。有人说,老板不能只享受利益而没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有人说,政府不能为了一时利益,而放弃长远考虑。
但是,在山西煤炭业,除了温州资本,福建资本也是一支流派,却没有听到福建煤老板跳出来“哭诉”。一方面说,福建老板不如温州老板团结;另一方面说,福建老板更实在,已经拿了补偿转投其他行业。
“我很同情企业家,碰到了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如果企业没有意识到转型期在产权界定的时候会有很多陷阱,而是当时作为一个大便宜拣进来。那么这就是拣便宜而付出的成本代价。”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的话虽然让情绪激昂的“娘家”代表不满,但不少人私下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山西省政府的手段或许是简单直接了些。但我们不可否认,很多煤老板之所以不肯接受这样的赔偿,是因为没有达到自己当初设定的赢利预期。其实警钟早在2006年就敲响了,反应灵敏的温州商人不会没有感觉到,只是存在一份侥幸心理。
有专家说得好:民营资本到各地投资矿产,利润率很高,同时风险系数也高。说到底,这是民营资产与地方政府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