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
昨天,在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台门社区工作的傅海英收到了一封发自温州的邮件,这是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同时还附着几张照片。
那是33年前的事了……
外来的蓑衣师傅借走100元钱
33年前,温州的徐师傅携儿子到六横做蓑衣生意。当时,徐师傅父子长期租住在普陀区六横镇台门社区中胜村陈兆林家中。大家住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和睦。
1976年上半年,徐师傅决定带着儿子回老家创业,可是却凑不齐路费。
无奈之下,徐师傅只得硬着头皮向陈家借钱。即便自家也生活拮据,陈兆林依然从邻居家中借来100元交给徐师傅。徐师傅父子当即感动得热泪盈眶,更是允诺将来有机会一定归还。
“100元钱一定要还”质朴老人的临终遗言
如果徐师傅和陈兆林两位老人都健在的话,算起来今年都该有98岁高龄了。可惜的是,早在1976年上半年陈兆林便过世了,同年下半年,徐师傅也在温州离世。
而临终前,徐师傅却始终没有忘记离开舟山前陈兆林借给自己的那100元路费,并再三叮嘱在贵州茅台酒厂工作的小儿子徐启福,千万不要忘记去陈家归还这笔钱。
曾经的诺言从不曾被遗落
光阴如箭,日月似梭,一晃就30多年过去了。如今,徐师傅的小儿子在贵州茅台酒厂安家落户,并生育了一儿一女。
原本早该兑现父亲临终前的遗言,但因为要养家糊口,单位工作忙脱不开身,加上天天还要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所以此事一拖就是33年。小徐说:“现在好了,子女上了高中和大学,用不着再跟前跟后地贴身照顾了,所以我携全家老小赶来六横完成父亲未完的心愿。”
33年前的老朋友突访老陈家
前些日子,徐师傅的小儿子徐启福携带着住在温州的哥哥、妹妹和外甥等7位家人,亲自驾车赶到舟山老陈家中。
眼尖的老邻居一眼便认出了当年做蓑衣的徐师傅的小儿子徐启福。邻居立刻把徐启福一家带进了老陈儿子陈国民的家。
33年后的再次重逢,令两家人泪语凝噎,多年前的同甘共苦,如今再次忆起更是令人情难自禁。短暂的寒暄过后,徐启福便拿出了2000元钱欲交给陈国民。
陈国民表示一定不能收这笔钱,因为父亲早已把徐师傅一家当成了自家人。
长久的僵持过后,陈国民收下了徐启福的100元钱。
33年的再度重逢无疑令大家百感交集,两家人聚在一起聊了很久很久。
昨天,小徐回到老家温州,用邮件把在舟山拍的合照发给了陈国民的老婆傅海英,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