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以来,海盐全县土地流转出现了“井喷”现象。据统计,8个镇本月新增流转土地面积超过4300亩,从而使全县新增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了1.52万亩,这个数据已经接近市农经局下达给海盐的全年目标任务的两倍。
那么,这个令人惊异的数据为海盐带来了怎样的意义?据县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初步统计,今年开展土地流转后,将使全县农民直接增收超过400万元,而获得流入土地的企业由此产生的收益将超过2400万元。因此,土地流转使农民和企业获得了“双赢”。
既有土地租金收入
又有为公司打工的收入
初冬的寒意挡不住人们勤劳的步伐。昨天上午,武原镇联丰村张雪英全家在4亩土地上忙碌着。“现在,在这4亩地里干活比以前的收入高多了。”张雪英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她家的土地进行流转后,光租金一项,每年每亩就可以获得500元收入,一年下来就是2000元,“而且我还受聘返回自己田头为公司打工,每天又有30元收入。”想到这些,张雪英开心极了。
和张雪英家一样,从土地流转中尝到增收甜头的海盐农户已接近6000户,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要求加入到这一行列中。“能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可以说我们当初推行土地流转的目的达到了。”县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农民分散经营的种植效益每亩毛收益只在500元左右,而现在,即便农民不劳作,流转出来的土地也能带来这个收入。“根据最新统计,随着流转土地的效益不断提高,其平均租赁费已经达到每亩每年550元,如果再加上农民返聘回土地作为‘农业工人’的薪金收入,那么土地流转带给农民的增收效果就更加明显。”
传统的广种薄收
将变为规模化经营
除了让农民增收外,推行土地流转的另一个目的——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其效果也已非常明显。同样来自县土地流转中心的数据表明,在流转出的土地中,单次流转规模在50亩以上的,占了总流转面积的70%。因此,农业经营已由原来的广种薄收转变为企业化管理,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也正因为这样,参与土地流转的农业企业,尝到的甜头比农户更大。浙江友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今年上半年流入土地1000多亩,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该公司依托嘉兴农科院、海盐农经局等技术部门,引进优质品种,打造“南北湖”牌精品大米。今年,公司种植了2500亩晚稻,产值将达到450万元。“到今年年末,我们公司计划总流转面积5000亩,将全部用于农业规模化经营,除水稻外,还会种植瓜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提高效益。”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海盐已有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农业龙头企业、35个新型农场主把投资目光“瞄准”了农业规模化经营。